2012年高考历史单元复习高考真题演练:08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pdf

2012年高考历史单元复习高考真题演练:08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

1.(2011年新课标文综32)图5是选自菲利浦•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

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

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

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

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

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从图5看,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多;发展中国家中,单一商品出口国比例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

中国贸易出超(顺差)大;这说明该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中资本流动的作用;

2.(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

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

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

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

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答案】:D

【解析】:“全球化显示了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说明A项正确;“一小撮乘

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说明B项正确;“这艘船上不公

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

的港口”说明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不等于就要抵制,D项可选;

3.(2011年北京市文综40—(1))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

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

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1)分析90年代以来推出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6分)

【答案】:(1)历史条件: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

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

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解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经济趋势、政治趋

势,人类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物质条件等方面思考,简要归

纳;

4.(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13—(3))

材料三:右图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

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

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答案】:(3)寓意: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危险性;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

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解析】:(3)从图片不难看出世界经济的危险性,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应该是趋利避

害(突出关键词“参与”、“迎接挑战”、“调整对策”、“自主发展”等);

20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

一、选择题

1.(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

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

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到全球范围内

【答案】:B

【解析】:大的民族企业难以生存,必须进行跨国公司化经营、全球化合作,推动世界

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变化,即B项;A项错在“合理平衡”;C项错

在“民族属性消失”;D项错在“扩张到全球范围内”(不等全球化的实质即资本在全球范围

内的新一轮扩张);

2.(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

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

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