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下段考语文试卷

南宁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

(时间150分钟,共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的藏书文化包含着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它的核心则是“仁人爱物”。

所谓“仁人”便是把书与人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所藏尽量发挥其作育人材的社会功能。从官藏来看,早在老子主管周藏室时,便曾热情地接待孔子来查阅百二十国史记,彼此还进行了学术研讨。魏晋时期,国家藏书还曾应读者的借阅要求而赠书,如西晋皇甫谧向晋武帝借书,武帝应求赠书一车。唐宋各代也将官藏作部分开放,如北宋的官藏即向一些官员开放,如因工作需要还可经过一定手续外借。清代尤其注重官藏利用问题,在《四库全书》纂修以前,多位学者就有机会抄录官藏《永乐大典》所收各书,有一些重要而散佚的著作得到抢救,学者全祖望、徐松等都做过抄录工作,而《宋会要辑稿》之类的重要典籍因此得以流传。《永乐大典》还被《四库全书》当为采录佚书的来源之一,使古代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四库全书》修成后,不仅北京文渊阁可有条件地备人参阅,更在南北要地分建六阁,以便各地士人就近抄用,嘉惠士林,保存和普及文化,所尽仁人之心,功不可没。公藏如书院之藏书本以供士子阅读为主旨,自不待言。至私藏之体现仁人之心更为显著。东汉末年学者蔡邕私藏近万卷,当他发现王粲是一位文采斐然的好学之士,虽然其女蔡琰也颇有学识,但他还是将藏书数千卷赠予王粲以作育人材。宋晃公武之所以能写出一部私家目录名著——《郡斋读书志》,也是得力于四川转运使井度的慷慨赠书五十箧,使晃公武合个人私藏去重后得24500余卷,乃录诸书要旨而成书,体现了藏书文化的仁人效果。

藏书文化的爱物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图书的爱护上。汉代就用竹制小箱将图书分类置放,以免损失破坏。东汉发明造纸术后,藏书保护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用檗将纸染黄后再用以防蠹。隋朝是藏书文化趋于高潮的时期,炀帝爱护图书的心极强而为史籍所称道,《旧唐书·经籍志》称:“炀帝好学,喜聚异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洽。”唐承隋风,私藏图书超出万卷者已不在少数,而爱惜图书者更非个别。如李泌藏书三万余卷,对经史子集分别标红绿白三色以区别藏书质量。宋代除注重图书形制外表的保护改进外,还对图书的内容进行纠谬正误的校勘工作,由崇文院总管秘阁和内府藏书的整理和校勘,并规定每日日课数量,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如曾巩、苏颂、黄伯思等都对校订官藏有所贡献,为后世留下重要经验。明代范钦精心营建的宁波天一阁,是至今巍然独存四百多年的古代图书馆。它不仅拥有七万余册的藏书量,被誉为藏书天下第一家,而且对爱护图书作了多方面的设想,如防火、防蠹、防潮、防散佚等措施,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充分体现了藏书文化的爱物精神。清初以来,藏书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官藏、公藏注重搜求典藏,还由政府组织了工程浩大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有选择地概括了古代、中世纪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将抄本分置在自东北至东南的繁盛之地。私藏尤为普遍,几乎是学者无不藏书,藏者无不是学者,区别仅在于数量之多寡。藏书文化的意识已牢牢地树立,藏书文化的精神得到极大发扬。不少学者为了丰富所藏,不惜移居书市附近,以便捷足先登搜求到佳本善刻。学者们在这里交流藏书,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研讨学问,从各方面研究图书,于是版本、校勘、目录和辑佚等专学相继出现,逐渐完善,成为清学的主要部分。

(摘编自来新夏《中国藏书文化漫论》)

材料二:

私家藏书文化是通过其收藏过程和被称为藏书习俗的一些形式,来体现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内心感受的。所谓文化,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常体现在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和近乎仪式的习俗中。藏书家保藏图书、体现措理之术的种种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藏书家又通过藏书楼的设置和命名、藏书印的使用和印文内容的含义,以及绘画、征诗、赛书、祭书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典籍的敬意和惜书之癖。对于古代藏书家一些痴迷的藏书习俗,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无病呻吟或玩物丧志,而应该看到正是藏书家们将民族文化精粹视为神圣的精神,对于藏书活动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通过各种形式将私家藏书文化演为极致。换言之,研究私家藏书文化不能轻视那些演绎文化内容的形式,要通过考察私家藏书活动的各种风尚和习俗,透视藏书家的精神寄托和追求,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18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2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