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doc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内容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学习目标量规

课堂学习目标量规(自评)

达成评价

学习目标

独立完成

同伴帮助

教师

点拨

未完成

记忆

1.据P122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指出二战后出现了哪些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标出二战后苏联取得了哪些代表性成就?存在哪些问题?

3.分别找出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评价?

4.找出东欧最早进行改革的是哪个国家?结果?

5.标出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的改革情况如何?东欧剧变的表现?

6.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理解

7.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8.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9.思考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根源是什么?

运用

10.阅读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谈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反思

建构:请绘出本课内容的凝练图

课前自主预习绘制感知图

感知图

我的

疑惑:

精讲点拨提炼

材料一:尽管他不断想出一些新点子,想改变苏联的旧貌,但他始终没有脱离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工作领导方法,用旧机制去推行新措施的典型做法,他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央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黄苇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材料二: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材料三::“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的言论

材料四: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材料五:苏联解体的根本和关键原因在执政党的变质。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在于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这个党,执行的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党的变质引起思想路线的变化—思想路线的变化引起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

——吴恩远·《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缘何结果迥异》

材料六: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是否出现了失误和弊端(这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以避免的),而在于如何对待这些失误和弊端,换句话说,关键在于党的路线。应该看到,苏东剧变是一场国内外反社会主义势力相互勾结,向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夺取政权的激烈的阶级斗争。

——周新城《对苏东剧变原因的分析与思考》

知识拓展

“和平演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民众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东欧剧变是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剧变:通常是人们不希望或无法预料的情况突然发生。

巨变:通常是人们有预料或认为该变化是合理或必然。

课后巩固

1.1953年9月,赫鲁晓夫在中央全会报告中提出,农业落后是“违反了物质利益原则”,其中包括违反了农业劳动组合章程关于允许“每个集体农户都有权拥有小规模的经济作为个人财产”这个“最主要的原则”。这一认识()

A.认可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B.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C.强调了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D.阐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2.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和军费开支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军费开支

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965

3290

370

11.25%

1970

5160

539

10.45%

1974

7750

1130

14.58%

1976

9370

1270

13.55%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成功突破苏联模式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3.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A.力图推行“福利国家”政策B.尝试改革原有僵化的经济体制

C.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D.汲取了“新经济体制”的优点

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