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pptxVIP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故宫宣传片课堂导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2.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第一篇章科技名著壹:明朝的科技——医学李时珍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多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药方多4倍。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人物名片姓名:身份:年代:代表作:李时珍杰出医药学家明朝《本草纲目》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壹:明朝的科技——医学名称朝代内容《神农本草经》汉朝载药365种,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唐本草》唐朝正文20卷,实际载药850种,《药图》25卷,《图经》7卷。《证类本草》北宋载药1500多种,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和具体用法等《本草纲目》明朝载药1800多种、药方11000多个、药物形态图1100多幅,详介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内容记载了药物1800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意义在世界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壹:明朝的科技——医学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药学成就?东汉张仲景东汉华佗战国扁鹊唐孙思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四诊法“麻沸散”“五禽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医圣药圣药王外科鼻祖壹:明朝的科技——科技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并考中举人。后来连续6次会试不第。45岁后转而探求科学工艺之术。清朝建立后,他过起隐居生活,虽贫困但拒不出仕。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人物名片姓名:身份:年代:代表作:宋应星科学家明朝末期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天工巧夺天工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壹:明朝的科技——科技内容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治丝图灌溉图炼水银图挖煤图纺车图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传播壹:明朝的科技——科技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材料研读: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壹:明朝的科技——农学内容:《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人物名片姓名:身份:年代:代表作:徐光启科学家明朝末期《农政全书》徐光启(1562-1633)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想一想壹:明朝的科技——科技这三本科技名著有哪些共同点呢?共同特点:共同精神:(1)内容上:记述内容丰富、全面,是对前代著述的总结,属于集大成之作。(2)价值影响上:虽无突破创新,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务实勤奋、坚持不懈…第二篇章建筑奇观贰:明朝的建筑——长城1.修筑目的:为了防御匈奴南侵2.东西起止: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秦长城3.修筑目的:游牧区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