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病例1
男
42岁
左膝疼痛3月;病例2
男
24岁
摔伤
左肩疼痛1天;病例3
女
51岁
右足跟
包块;病例4女21岁;骨巨细胞瘤
概述:
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GCT)称破骨细胞瘤、髓样瘤和出血性骨髓炎,恶性者,称恶性骨巨细胞瘤或巨细胞肉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临床比较常见,占原发骨肿瘤的11%~14%。在良性骨肿瘤中居第二位。不论良恶性均可恶变为骨肉瘤和纤维肉瘤,局部手术后极易复发。
;流行病学;发病部位
;临床症状
;组织学;病理学;Caampanacci分级系统(x线结合组织学):
Ⅰ级(静止性)、Ⅱ级(活跃性)、Ⅲ级(侵袭性)。三者并无截然分隔界限。
Ennecking分级系统(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
Ⅰ级:无症状,x线有病灶,病理呈良性。
Ⅱ级:有症状,x线表现为膨胀性病灶,骨皮质完整,病理呈良性。
Ⅲ级:有症状,x线表现为明显侵袭性病灶,骨皮质不完整,具有软组织肿块,病理表现呈良性或恶性。;gct的影像表现、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性并不确切,组织学表现良性的骨巨细胞瘤亦具备恶变的可能,甚至发生肺转移、淋巴转移。
良恶性判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方面考虑。;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从形态学上可分为以溶骨改变为主的溶骨型和以皂泡样变为主的皂泡型。;典型表现:
长管状骨骨端的偏心性的溶骨性或膨胀性、皂泡样骨破坏,多为单发,有横向生长的趋势。
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可有纤细的骨嵴。骨破坏可向关节侧侵犯达软骨下骨性关节面。
当肿瘤较大并有侵袭性者,可侵破骨皮质并形成周围软组织肿块。
很少有骨膜反应,一般认为GCT不会出现成骨、钙化。
;
骨巨细胞瘤常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约30%),当GCT合并ABC,肿瘤内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阶梯状”排列的液-液平面,CT及MR有助于诊断。
;
MRI表现
在T1WI多为均匀的低信号或中等信号,
在T2WI上常信号不均(出血、坏死),多呈低、等、高混杂信号,病变的边缘显示比较清楚。
MRI更易发现ABC的液-液平面。
约63%的骨巨细胞瘤可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着,T1WI、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
;溶骨型;男46岁;男42岁
;特殊类型巨细胞瘤表现;儿童或青少年骨巨细胞瘤:
少见,多表现为干骺端的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可侵犯骨骺,孤立发生于骨骺者极为罕见。;短管状骨GCT:
手足短管状骨病变多位于掌骨头或近节指骨的基底部,其膨胀性、溶骨性改变往往比长管骨更明显。
;;;扁骨及不规则骨GCT:
骨盆病变,常发生于相当于骨骺的区域,如髋臼和邻近骶髂关节区,病变可生长至很大。
跟骨骨巨细胞瘤发病中心多位于跟骨窦之后,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骨破坏。;女,38岁,右髋痛1年,外伤后加剧2月余;;脊柱骨巨细胞瘤:
脊柱发病率高低依次为骶骨、胸椎、颈椎、腰椎。
病变多起自于椎体(有别于ABC和骨母细胞瘤),可侵及附件。
除具有多房、膨胀的特点外,常表现出明显的侵袭性,可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及病理性骨折。
骶骨病变常位于骶骨上部(骶1-3)。;.;;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
多发生在10-20岁,病灶多位于骨骺,轻度膨胀,硬化缘较明显,一般不侵破骨皮质,中心偶可见点状、环形或半环形的钙化。
;;;骨囊肿:
发生在20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多发病于干骺端,有向骨干方向沿纵轴发展的趋势,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形成典型的“骨片陷落征”
;左肱骨骨囊肿
囊内密度均匀,CT值25Hu;;
;;;肱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肱骨下段明显膨胀,可见多个液-液平面。;脊索瘤:
骶骨骨巨细胞瘤位于骶骨上部,以骶1~3受累为主,多沿骶骨翼偏心性横向生长,常累及耳状关节面,肿瘤内通常无钙化。
骶骨脊索瘤多起自骶骨下部中线部位(骶3-5),表现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骨膨胀和骶骨前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钙化及残留骨。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