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实用应用文).docx

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实用应用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

文档信息

主题:

关于医学心理学中药学的参考范文。

属性:

Doc-ORLMTD,doc格式,正文2091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内容写作的参考文案,解决如何写作、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正文

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

1讨论

不规范处方分析

处方前后记缺项:处方前记是反映应诊者信息和所患疾病的重要部分,书写不详,药师在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时将产生困惑,如调剂岀现差错,无法追回患者,失去补救措施。处方后记是处方有效性的重要标识,书写缺失,无法判定处方的合理和合法性,如出现医疗纠纷,无从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主要表现在处方未填写门诊或住院号、年龄和临床诊断缺失、处方医师未签名和书写处方日期。

药名不规范:常出现俗名、别名、谐音和错别字、药名混写或缩写或含糊不清等,给调剂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药物疗效。如三不跳或半下(半夏,不知是用法半夏或是姜制半夏)、卜荷(薄荷)、双花或二花(金银花)、牛夕(牛膝,不知是用川牛膝或怀牛膝)、赤白芍(赤芍、白芍)等。

用法用量不清: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后,包括每天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如每天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常见问题是未注明煎药溶媒和用量、煎服药量、服用次数、用药方法和要求。如煎服、水煎服、每天3次水煎服等。

诊断不明: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证型是中医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药师审核处方适宜性的重要依据。〃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灵魂。常见的问题处方大多是只有病名而无证型,如上呼吸道感染未分风寒、风热、气虚、暑湿等证型)、咳嗽(未分风寒、风热、燥热、痰湿等证型)、眩晕(未分肝阳上亢、心脾两虚、痰湿中阻、肝肾不足等证型)等。

药物排序有误:未体现君臣佐使是主要原因。如一处方中所有药品用量均为20g,无法辨别君臣佐使。又如外感风寒湿邪患者,方药顺序是细辛、川宆、防风、白芷、防风、羌活、苍术、生地、黄苓、甘草,显然未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未注明特殊要求:药名之前未注明产地和炮制要求如一处方只写贝母10g,未标明是川贝母或是浙贝母,素不知川贝母滋阴润肺多用于虚证,浙贝母长于清热多用于实证;又如一处方中用大黄15g,却不知大黄的炮制品有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醋大黄、清宁片之分,生大黄泻下作用峻烈,酒大黄泻下稍缓,熟大黄泻下次之,大黄炭泻下极弱,醋大黄以消积化瘀为主,清宁片则缓泻不伤气、逐瘀不败正。药品右上方未标明调剂和煎煮的特殊要求如炒枣仁、莱服子、肉桂须打碎入药,旋复花、车前子、海金沙、枇杷叶等须包煎,砂仁、薄荷、白豆蔻须后下,制川乌、制草乌、牡蛎、珍珠母须先煎等,在处方中却未注明,若照方调剂,轻则影响药效,重则引发医疗事故。

处方用量超常:药物剂量过大不但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且造成药材浪费。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药饮片用量规定:细辛标准用量为3g,附子3~15g,川乌~3§,但处方中去卩出现了细辛9g、附子和川乌50g。止匕外,银花、黄芪、麻黄、党参、甘草、麦冬等均超过了药典标准用量。

年龄不详:因人而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特色,患者的年龄不同,对中药的耐受力不同。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谢过程,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婴幼儿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之中,许多脏器和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新陈代谢旺盛,吸收、排泄均较快,对药物敏感性强,用药应及时,用量宜轻。处方中常见年龄项大多用成人代替,婴幼儿未注明实际月龄、日龄或体质量,致使药剂人员无法进行处方用量审核。

不适宜处方分析

重复给药:同一味药在一张处方中多次出现,常见的有甘草、黄、川

芎、大枣、葛根、党参等药物。如药师照方调剂,不但浪费药材,而且可能影响药物临床疗效。

适应证不适宜:主要表现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如处方诊断外感风寒,处方用药为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桔梗、甘草等辛凉解表药,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

超常处方分析超常处方主要为无适应证用药。如临床诊断头痛待查,处方:羌活、独活、防风、防己、细辛、川芎、黄苓、黄连、苍术、白术、甘草。头痛的中医证型分为风寒外袭、风热上扰、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内阻,此方诊断不明确,缺中医用药依据。

2小结

通过对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统计分析发现,我院处方书写前后记缺项严重,占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