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中生物跨学科活动设计方案(精选16篇)
初中生物跨学科活动设计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为从理念上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揭开“应试教育”的
“遮羞布”,从行动上确实推行“反应试教育”;
2.亲近大自然,了解生物圈中最可敬可爱的生产者——绿色植物,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情感,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与其它生物和谐相处,
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
3.激发学习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使学生意识到获取知识和技
能,培养思想和方法不仅仅在课堂,而更多的应该在课外,在社会实
践活动中。
二、活动时间:
1.班级活动:从即日起两周时间;
2.集中展评:
三、活动地点:
1.采集地点:校内或校外;
2.参评地点:学校展览室;
四、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步骤:
1.动员阶段:学校领导、班主任、课任教师组织宣传;
2.辅导阶段:
⑴负责人:各课任教师;
⑵辅导方式:
①观看采集植物标本的录像;
②印发制作植物标本的文本材料及标本标签;
3.标本采集阶段:
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组织采集标本,并做好活动过程的记载(以
照片的形式)。
4.成果展评阶段:
⑴学生观看各班标本,并投票(投票方式和记分方式见附二);
⑵学校生物教研组成成员投票(投票方式和记分方式见附二)。
六、展评材料:
1.各班各小组采集植物标本时的真实照片(要求能反映活动过程);
2.各班推荐的标本(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制作标本,通过评选,
推荐四个不同类的植物的标本参加学校展览)。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初中生物跨学科活动设计方案篇2
一、单元教育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第一章、是经过查询和查询,了解生物差异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经过较多的科学探求活动,了解生物与
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联系,开始认识生态系统,了解生物
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切生物的家乡,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个
公民的责任,初中生物教育计划。当今社会,因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
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改变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日子,重视人类
与天然的调和发展,重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了解生物圈。
本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联系,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
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归纳了解,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二、教育目的与要教求
1、认识到生物具有差异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
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了解生物圈是一
切生物一起的家乡。
2、测验查询、查询以及材料分析的基本办法,体会科学探求的一
般进程,测验在科学探求中操控变量和规划对照试验以及丈量和处理
数据的办法,开始养成探求的思维习惯。
3、开始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天然
调和发展的观念。
三、要点和难点
1、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一起特征,查询的一般办法,学会做查询
记录。
2、开始培育学生的查询的才能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才能。
3、生物圈是一切生物的一起家乡应当爱护这个家。
4、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的因素,体会探求的一般进程,学习
操控试验变量和规划对照试验。
5、在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6、生态系统的组成
7、培育搜集和分析材料,合作和交流的才能,使学生可以从日子
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育学生科学探求精力。
四、教育措施和计划
1、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求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
乐于交流。
3、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手法和技能并运用到课堂教育中,提高课
时功率和教育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规划好教案,写好
教育反思。
4、鼓励学生自己查询、考虑、发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
探求性计划的规划和实施。
5、教育中要注意合理挑选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育手法的使
用。
6、要注意对学生归纳才能的培育。
7、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