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VIP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简史》孝文帝是继隋朝杨坚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国家领导人他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包括经济上的精耕细作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人口的合理管理和户籍制度的完善这些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发展封建社会,强化中央集权,并努力消除封建割据现象他的改革措施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之一

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单选题

1.戊戌变法得到了哪些人士的支持

①农民阶级②无产阶级③资产阶级④开明地主⑤洋务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

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3.1978年,安徽省委“借地度荒”,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措施有利于(????)

A.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C.农村冲破旧体制限制 D.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管理

4.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D.恢复和发展经济

5.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B.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

C.符合了人们的愿望 D.得到了鲜卑贵族的一致支持

6.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 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8.1978年,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城市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把企业推向市场 B.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变公有制为私人承包制 D.加强政府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管

9.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是指

A.实行对外开放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实行计划经济

10.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梭伦改革 D.孝文帝改革

11.北魏孝文帝“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另外,他还提倡鲜卑贵族改用汉姓以及与汉族士族通婚等,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促进民族交融

C.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 D.打击旧贵族势力

12.1956年,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都丧失了原有的生产资料,成为无产者。毛泽东据此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其目的在于

A.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C.推动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保护获得解放的社会生产力

13.北魏拓跋氏政权迁都洛阳后,下诏“统一车轨”。永平二年(509年)又下令:“江海方同,车书宜一,诸州轨辙南北不等,今可中救四方,使远近无二。”这些规定(???)

A.促成了南北朝的统一 B.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改善了城市分布格局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4.戊戌政变发生后不久,有人表示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康有为这个人”。直到康有为等流亡海外后,人们才在欧美主流报刊上看到有关维新党人的报道。这可以用来说明(???)

A.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欧美舆论肯定晚清的政治变革

C.清末新政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 D.康有为未承担维新变法的重任

15.商鞅实行县制,“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而北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破荫附,“编户齐民”。二者的共同作用是

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 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 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填空题

16.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经济上:实行制,其本质是土地所有制;既调动了的生产积极性,又保障了的赋役征收,还维护了地主和的利益。

17.中共十八大

(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大会明确坚定不移走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3)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把的宏伟目标、的发展前景、的复兴伟业与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