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探讨.docx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探讨.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探讨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探讨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数学的教学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使大学生在入校时的层次能力越来越不均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有效的衔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立足于在目前的教学形式,对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所出现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数学高中数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9年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作为大学数学教师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近年来高校新生无法适应大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数学学习普遍感觉困难,学习兴趣大幅下降,两级分化现象十分严重!此外,基础教育新课改正在不断的推进,中学课程的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也对大学数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性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上的困难表现

1.1学生层次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大量学生涌入了大学的校门,高校不再是精英化的培养,会有各种不同学力层次、阶层,甚至是各种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到高校学习。学生间的差异明显增大是目前高校招生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1.2学生对数学的主观意识不足

学生虽然认可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但在学习方式上相对被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够,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以“高考”作为目标的学习生活结束后,大部分的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数学课程量较大,使得练习时间缩短,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节奏的转变。

1.3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重复

高中新课改的实行使高中数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与多年未变的大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许多脱节和重复。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有一部分大学数学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学生没有深刻的认识,有些甚至没有学过。例如,大学数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作为基本初等函数,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高中数学却只要求知道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即可,对于正割函数、余割函数,包括这些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反三角函数都没有涉及。相反的,一些大学要学习的知识却已经在高中教材中出现,比如函数的极限、导数以及函数单调性的判定,为了应对高考,有部分学生甚至已经接触到了洛必达法则。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他们并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探讨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1.4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高中课堂对于数学课程的讲授基本上采用的是边讲边练的方法,对于概念、理论较少深入讲解,只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使之留于形式上的理解,再配以大量练习作为辅助,使学生达到能够套用这部分知识的能力。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在课堂上较多讲解的是概念和定理,并且更重视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定理的逻辑证明。显然数学概念是较为抽象的,其理论的证明对学生而言,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5对学生学习监督机制的变化

从紧张的高考转入大学的学习,一方面,没有高考的目标,离开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一定会出现学习松懈的情况;另一方面,高考的压力使得学生在“超负荷”的学习状态下生活了三年,当进入大学后,其心理自然进入了“休整期”。学习勤奋度的下降,上课走神,抄袭作业等等诸多情况,都严重影响了大学数学的学习。

2解决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探讨

2.1分层教学机制的引入

分层教学着重考虑大学数学课程所要学习的必要知识内容与学生的个性差异之间的平衡。学生差异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智力水平、原有知识水平以及学习意向与兴趣,这三个因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是综合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这种综合性差异。将学生按照其能力分为基础、标准、提高三个层次或者A、B两个层次。分层不是简单的将学生分为好、中、差或者考研、不考研,而是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大致分为三类:基础性目标、标准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基础性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概念和原理,并会做简单的计算和应用;标准性目标是在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要求能力有所提高,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一个档次;提高性目标是在实现了前两个目标之后,要求学生对知识体系能够融会贯通,更强调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体现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