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西学东渐教学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3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7—4—1所示.已知左图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双金属温度计图7-4-1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ABC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其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A、B选项是正确的.图7-4一l左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选项正确.图7—4—1右图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D选项是错误的.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付文治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宗教改革大三巴传教士来华的时代背景历史原因:东西方历史上有联系,而且西方倾慕东方已久;时代条件:新航路发现建立了路径;殖民地提供了落脚处;直接动因:西欧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大力向东方发展;中国因素:明朝后期,政府逐渐放弃海禁政策。为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折扇题诗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刹标名姓,山山纪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光上国未?中天日正明。-----(明)李贽韶关易服与利玛窦画像利玛窦到韶州后,依然是光头僧服,但仍感难以融入中国社会。1594年,他听学生瞿太素讲:实际上,僧人在官员与百姓眼里地位并不高,中国人普遍尊重的是读书人。于是,经范礼安神甫批准,利玛窦开始留须发,改戴儒冠,穿儒服。1610年利玛窦得了一场重病,死在北京。利玛窦的中国门徒游文辉,为了纪念先师,在斯人已去的情况下,创作了利玛窦儒服像,为后世留下了一代大师的儒雅风采。利玛窦规矩入乡随俗(接近)----平等科技吸引(交往)-----友谊接近官员(深入)-----适应文化对接(核心)-----尊重传教士的精神God(上帝)Perseverance(毅力)knowledge(学识)2000年,北京修建中华世纪坛,坛内雕刻了一百位对中华文明有贡献的历史名人,其中只有两个外国人入画,一位是马可波罗,一位就是利玛窦。马可波罗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利玛窦则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中华世纪坛1602年利玛窦著《坤舆万国全图》。1605年利玛窦著《乾坤体义》《四库全书》称之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译欧几里德原著前6卷。1623年艾儒略、杨廷筠作《职方外纪》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1624年毕方济、徐光启灵言蠡勺译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1628年傅泛济、李之藻等翻译亚里士多德《论天》,注释本。1631年傅泛济、李之藻名理探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前10卷,第一次介绍西方逻辑学的著作。1634年徐光启、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制定《崇祯历书》。历时5年。1641年南怀仁等翻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后20卷。2005年深秋,李敖第一次来京,在看过故宫之后,特别提出“看一看洋和尚的墓园”。在北京市委党校院内的利玛窦墓碑前,李大师摸着冰冷的碑说:“当年,利玛窦给万历皇上送了一架自鸣钟,那钟过了24小时后,就停了。太后说,洋人怎么送个坏钟来?于是,把利玛窦留在了北京。”关于利玛窦1601年给大明王朝送礼一事,李大师说着了一面,但还漏了一面。利玛窦不仅给中国送来了时间(自鸣钟、日晷、沙漏等),还送来了空间(世界地图)——全新的空间概念。《坤舆万国全图》南京博物院藏本早期西学东渐状况分类学科时期代表人物来源形式列举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美术音乐建筑哲学逻辑学希腊文化文艺复兴的近代文化利玛窦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翻译原著创作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作翻译和著述文字,地图,绘画,器物。观点1:利玛窦实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止,中西文化之交流位蔚壮观。西洋近代天文学、历学、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传入。-----方豪《中西

文档评论(0)

一江春水向东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