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6.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但丁生于中世纪后期,新时代的萌芽已在崇尚古代文学的时尚中长出。一方面是10个世
纪的基督教文化的浸透和培育,使但丁在总体上不可能全部超出旧时代的框架;另一方面则是
古希腊罗马的知识和智慧,在人性层面形成启蒙。但丁在《神曲》中既矛盾又统一地表现出其
世界观的两重性。从两个引导者的身份来看,维吉尔是异教徒,代表着新时代古代文化复兴的
方向,但丁一方面按照基督教的价值观,将他放在地狱第一圈,等候判决,另一方面,却又让
他作为自己的导师,引导自己游历地狱与炼狱,走出迷津;贝亚特丽齐本是人间女子,是但丁
的世俗之爱,而且由于这种爱的不可得而使但丁痛苦万分,《神曲》中她却被但丁变成圣母,
通体发光,导引着他们的感情由人间走向天堂,变为圣爱,使他的灵魂得以到达至善完美的境
界。因此,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成为但丁思想中新旧两个方面融合的最好载体。具体到三界中
居住者的选择与安排,也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但丁的矛盾心理,如他一方面同情一对恋人的不幸,
一方面又按照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放在地狱受罚等。而在整体上,但丁本是作为
一个人借助理性的力量反思、清理自己的灵魂,以期到达光明之境,却又将这种过程嵌在基督
教的框架中,本身即表示了新旧交替时期的矛盾情境。因此恩格斯评价但厂是“中世纪的最后
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4、分析《神曲》的思想
进步性:
第一,《神曲》表露了反对中世纪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第二,突破了禁欲主义观念,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
誉的思想,这正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
第三,对上层统治阶级和教会僧侣提出严厉批判。
第四,渴望祖国统一复兴,反对分裂割据。
局限性
第一,《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
永生的准备。
第二,《神曲》中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已成为了至理名言,可另
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
第三,在《神曲》中,但丁对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的爱情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
他同情他们,另一方面,他仍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将这对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
入了地狱接受惩戒。
第二,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国王痛加鞭斥,
另一方面,他又将国王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
14、分析浮士德的人物形象。
浮士德既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也是当时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艺术象征。
从哲学层面来看,浮士德是“肯定”精神的具体形态;从道德和论理学层面来看,浮士
德又是“善”的代表;从社会学的层面来看,浮士德又体现出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
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他不满现状,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赋之于行动。因此,也
可以说,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积极精神的代表。
浮士德的性格也是充满矛盾的,是一种灵与肉的矛盾,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欲、进步与停
滞,上升与沉沦的矛盾,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两重性的表现,也是歌德眼中至善至恶矛盾在
具体事物运动中的反映。
浮士德的探索又是以悲剧而告终的。因为终极的善是难以穷尽的,而人的追求能力则是
有限的。浮士德虽然厌恶那些已有生活,不断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但最终也没有得到真正的
满足。因此,浮士德的悲剧,说到底是一个追求者的有限能力与终极善不可穷尽性之间矛盾
的悲剧。同时,也表明着此时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局限性,因为当时歌德还不能对历史的
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得出科学的结论。
15、分析靡非斯特在《浮士德》中的意义
靡非斯特首先与天帝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作为至善的对立面,他与天帝一起,将浮士
德作为赌赛的对象,在肯定与否定、至善与至恶的矛盾运动中,推动着浮士德一生不断前进。
其次,浮士德执著地追求人生的真理,肯定实践的意义;而靡非斯特则嘲笑一切,否定
人生的价值。他同浮士德之间的关系,辩证地解释了恶的力量在人类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中
的作用。魔鬼两次打赌为的是证明人类必然堕落,可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恶”的刺激,才把
浮士德推出了书斋。每当浮士德沉溺于尘世时,是靡非斯特的“恶”使他奋进。所以,浮士
德的追求如果没有靡非斯特的帮助是无法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