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老师导引,引出课题;求谏;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

体制以及它的弊端。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贞观

之治形成的原因。

3.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培养概括能力。

4.能够把握文章所使用

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阔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根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标准,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那么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防止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那么,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开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开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根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阔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根底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阔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开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无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

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

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注意吸取隋亡国的教训,轻徭薄赋,开展生产。同时又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他的统治期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绩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礼,讨她们的欢喜。李世民就没有这样做。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

文档评论(0)

181****7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