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与碳金融基础 课件 3.碳交易市场基础.pptx

碳交易与碳金融基础 课件 3.碳交易市场基础.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碳交易市场基础

目录123碳核算基础碳交易市场基本要素碳交易市场价格

碳核算基础第一节

一、碳核算概念碳核算,全称应该叫温室气体核算,因为核算中除二氧化碳(CO2)外,还要包括其他温室气体。碳核算是一种测量工业活动向地球生物圈直接和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及其当量气体的措施。从核算对象来说,开展碳核算至少需要包含以下两点条件:一是划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是确定工业活动主体。碳核算一方面依据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IPCC清单指南,为世界各国提供清单编制的方法学依据;另外可以来自碳排放可检测、可报告、可核查体系(MRV体系),保障形成准确可靠的碳排放数据。

碳核算概念碳核算覆盖活动废弃物处理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能源活动数据来源测量方式数据形式数据质量测量地域时间范围碳核算结果产出

二、碳核算标准自上而下国家或政府层面的宏观测量自下而上企业的自测与披露、地方对中央的汇报汇总,及各国向国际社会提交反馈。区域层面组织层面交易层面产品层面项目层面碳核算的方式涵盖层面

碳核算标准涵盖层面区域层面《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组织层面《ISO14064-1-2018》《GHGProtocol温室气体议定书》24个行业温室指南(国家发改委)10个行业工业企业温室气体通则交易层面《企业温室气体报告指南》2020年碳交易市场的核算指南产品层面《ISO14067》《PAS2050》《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项目层面

三、碳核算方法1基于测量2基于计算1、排放因子法2、质量平衡法3、实测法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

排放因子法GHG=AD×EFGHG温室气体AD活动数据,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EF排放因子,与活动水平数据相对应的系数IPCC指南IPCC提供普适性的缺省因子IPCC排放因子数据库IPCC?提供普适性缺省因子和各国实践工作中采用的数据国际排放因子数据库: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环保署?提供有用的缺省或可用于交叉检验排放清单指导手册欧洲环境机构提供有用的缺省或可用于交叉检验来自经同行评议的国际或国内杂志的数据国家参考图书馆、环境出版社、环境新闻杂志较可靠和有针对性,但可得性和时效性较差其他具体的研究成果、普查、调查、测量和监测数据大学等研究机构需要检验数据的标准性和代表性排放因子数值获取来源

该方法适用于国家、省份、城市等较为宏观的核算层面,可以对特定区域的整体情况进行宏观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区能源品质差异、机组燃烧效率不同等原因,各类能源消费统计及碳排放因子测度容易出现较大偏差,成为碳排放核算结果误差的主要来源。排放因子法

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质量平衡法二氧化碳排放=-产品产出量×产品含碳量-废物输出量×废物含碳量×44/12质量平衡法是根据每年用于国家生产生活的新化学物质和设备,计算为满足新设备能力或替换去除气体而消耗的新化学物质份额。该方法的优势是可反映碳排放发生地的实际排放量,不仅能够区分各类设施之间的差异,还可以分辨单个和部分设备之间的区别;尤其当年际间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该种方法更为简便。

实测法基于排放源实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相关碳排放量,包括现场测量和非现场测量。现场测量一般是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EmissionMonitoringSystem,简称CEMS)中搭载碳排放监测模块,通过连续监测浓度和流速直接测量其排放量,连续排放监测系统能够同时测量烟气流速及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再通过这两项数据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连续监测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原始数据分析量小,且能在排放设施直接确定具体排放量。非现场测量是通过采集样品送到有关监测部门,利用专门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实测法

实测法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烟气流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碳排放监测模块测量搭载计算上传监管部门掌握数据详情80m美国实测法

碳核算方法的比较类别优点缺点适用适用对象应用现状排放因子法简单明确易于理解;有成熟的核算公式和活动数据、排放因子数据库;有大量应用实例参考。对排放系统自身发生变化时的处理能力较质量平衡法要。宏观中观微观社会经济排放源变化较稳定,自然排放源不是很复杂或忽略其内部复杂性的情况。广为应用;方法论的认识统一;结论权威。质量平衡法明确区分各类设施设备和自然排放源之间的差异。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内的排放中间过程较多,容易出现系统误差,数据获取困难且不具权威性。宏观中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排放设备更换频繁,自然排放源复杂的情况。方法论认识尚不统一;具体操作方法众多;结论需讨论。实测法中间环节少;结果准确。数据获取相对困难,投入较大,受到样品采集与处理流程中样品代表性、测定精度等因素干扰。微观小区域、简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