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管理缺陷.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绩效考核管理缺陷

篇一:不可忽视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式缺陷

不可忽视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式缺陷

为了加强管理,很多企业都极力完善和细化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精

心制订考评标准,形成整套的业绩评价表格,并定期组织各职能管理

部门进行打分,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各部门的得分都差不多,实际业绩

状况并没有因此被“考”出来。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在解决有关考评

问题时,往往只是在传统的框架下进行完善和强化,忽视了该评价模

式本身存在的缺陷:

1、部分活动指标难有客观的标准参照。有些活动虽然可以设计出评

价指标,但无法设计科学的评价标准,如新产品开发,在时间维度上

可以用“开发周期”指标进行评价,但是在量值标准的确定上却不是那

么容易的。实践中可参照的量化标准往往取决于科研人员的能力、努

力程度,尤其是科研本身的不确定性等一些不易、甚至根本无法量度

的因素。但随着设计、研发和管理等功能被企业界所强化,类似的活

动在企业中逐渐增多、影响逐渐增强,传统业绩评价模式的整体适用

性已相对下降。

2、职能部门不能拥有对称的评价信息。一方面,参与考评的职能部

门人员并不一定是业务活动的专业人员,对专业性较强活动的结果,

如新开发产品的技术含量或功能等,缺乏进行评价所必须的知识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备;另一方面,很多信息的传递并不直接经过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

这就增加了职能部门获取全部正确评价信息的难度。在信息不对称的

情况下,职能部门在打分时常常不得不凭“感觉”进行。

3、被考评部门的信息暴露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被考评部门总是倾向于隐瞒不良的业绩信息,或对信息进行所谓的

“技术处理”,以造成事实上对自身有利的评价结果。在传统的业绩评

价模式下,由于评价部门收集信息存在一定困难,且缺乏对相应信息

进行证伪的激励,难以对被考评部门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约束,

被考评部门暴露出的信息经常失真。

企业完善和细化了考评指标,精心制订了绩效考核标准与考核表格,

然而真实的业绩并没有被“考”出来,传统考评模式本身存在缺陷,因

此,企业亟需走出传统绩效考评的模式误区。

篇二:中国式绩效管理的六大缺陷问题

中国式绩效管理的六大缺陷问题

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绩效管理,以其缜密的体系、优美的流

程以及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吸引了无数国内管理者的眼球。然而不幸

的是,这剂灵丹妙药不仅没有根治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疑难杂

症,相反却被国人定下了种种罪状。一些尝试过绩效管理的企业认为,

绩效管理犹如鸡肋,既费时费力,又不得人心。那么,其症结究竟是

我们取了盗版的“经书”,还是我们的理解或执行出现了偏差?这个问

题值得每一位企业管理者深思。笔者以为,既然绩效管理能在知名跨

国公司内大行其道,必然有其合理与深奥之处,其关键还在于绩效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理的“中国化”走了样,出现了偏差甚至谬误。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

六种致命伤。

缺乏战略指引与文化支撑,考核过程一盘散沙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之所以名列人力资源各模块之首,其根源不在于它

的程序之繁、任务之多,而在于它的地位之高。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战

略执行的成效,而且为统一全员价值观提供了最好契机。也可以说,

在绩效管理中,企业战略是引领其航向的明灯,企业文化是凝聚其运

行的粘合剂,缺少这两个护身符,绩效管理的价值就要大大折扣,甚

至蜕化变质。不幸的是,中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没有

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根本谈不上对战略目标在各部门和个人之间如

何进行合理分解的问题了;所谓的企业文化也不过是散乱思想、群体

观念的大杂烩,绩效管理过程缺乏必要的凝聚力、向心力,这让原本

应该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成了一盘散沙。

在摩托罗拉公司看来,做企业管理就是做人力资源管理,而做人力资

源管理就是做绩效管理,足可见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它需要企业一把

手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真对待,切实将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企业文

化融会贯通。而我国一些企业丝毫不考虑自身的治理结构与价值取

向,生硬地复制成功企业的“圣经”。殊不知,不同企业的治理基础与

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盲目地照搬照抄很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36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