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VIP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档内容为明朝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时练习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3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4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5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6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7D官员社会地位低下8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9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10D冲破了专制统治的牢笼

PAGE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2.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富民思想的践行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D.人地矛盾的加剧

3.[2023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4.[2023广东]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5.[2023四川资阳三模]乾隆《汉阳府志》记载,汉阳所产棉布“四方来贸者,辄盈千累,百捆载以去”,销售范围远至秦晋、滇黔;孝感、应城等县为又一棉布产区,“四时舟车负贩不绝”;荆州府监利等县所产布匹则“西走蜀黔,南走百粤”,主要销往西南。这一现象表明,清代湖北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趋势

B.商品区域化生产的特征明显

C.雇佣关系得到普遍发展

D.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市场需求

6.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7.[2023合肥模拟]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缘属性。他们的认识()

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

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8.(2023·长郡中学)明末,市面上出版了《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等一类由商人编撰的书籍,介绍了国内主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有的书后还附有一些诗文,描述商旅艰辛。这反映出当时()

A.地理知识极大丰富 B.商人支持出版事业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9.(2023·湖南·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10.(2023·重庆巴南)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载:一沙弥自幼随禅师修行,与世隔绝。一日师徒下得山来,沙弥不识牛马鸡犬,禅师一一告知。后见一女子,禅师告之是吃人的老虎。回去后禅师问沙弥所见是否有留恋之物,答曰:“只想那吃人的老虎”。这个故事()

A.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B.提倡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C.否定了压抑人性的观念

D.冲破了专制统治的牢笼

11.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12.(2022·河北·5)明代的《水程图》共84帖,是目前稀见的展现大运河全线实景的写生画稿,不同于当时套用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的绘画作品。该作品()

A.反映了山水画创作的新发展

B.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

C.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D.利用工笔技法呈现了大运河风貌

二、非选择题

13.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

米麦

(万石)

(万匹)

(万匹)

宝钞

(万锭)

(万两)

1430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