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选)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复活(节选)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活(节选)

【俄】托尔斯泰

复活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课

国而面司西和市有用面句而面定

6400P85/b*.ea

*APAms

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曾说:“《复活》是歌颂人类

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

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你有没有因为某件事而心灰意冷过?有没有因为什么事兒

而“堕落”过?你可曾丢失过最炽热的自己?如果有,我们

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列夫·托尔斯泰的《复

活》,寻找下答案。

导入课文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

活》的主要内容。

2.鉴赏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

象的手法,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3.探究小说题目“复活”的含义,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4.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感受人道主义的

人性之美。

学习目标

任务一

知人论世

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回到彼得堡,1910年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相关评价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

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评)

《复活》内容介绍

小说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娌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女仆,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殿赫留朵夫公爵玩弄后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小说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从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重新唤醒内心的美德,并且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男女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和批判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批判了专制的国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

相关情节介绍

①玛丝洛娃的身世。

玛丝洛娃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母亲过世后,她被两个老小姐收养。

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年轻时的情感经历。

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夏天到姑姑家度假,与姑姑

家的女仆玛丝洛娃产生了爱情。两年后,聂赫留朵夫去服兵役,因顺路经

过姑姑家暂住了四天,复活节的晚上他引诱玛丝洛娃发生关系,之后一

去便没有了音信。玛丝洛娃因此怀孕,被姑姑赶出,最后沦落风尘。

相关情节介绍

③玛丝洛娃生孩子的遭遇。

由于给玛丝洛娃接生的接生婆之前曾给村里的一个有病的女人接生过,

把产褥热传染给了玛丝洛娃,她只好把孩子送到育婴堂。据送去的老太

婆说,孩子一送到育婴堂就死掉了。

④玛丝洛娃“毒死”商人的经过。

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茶房卡尔京金和当过使女的博奇

科娃,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

洛娃,骗她说是安眠药,要她放进商人的茶杯里。当时,玛丝洛娃正被

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做了,结果商人被毒死。

在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的审理心

不在焉,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最后,由陪审员们

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可是

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这样玛丝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

四年。

⑥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

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得他十分震惊。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

相关情节介绍

⑤玛丝洛娃被错判的经过。

本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

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受冤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

前情回顾

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