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及答案.docxVIP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PAGE6

第二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

高二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Ⅰ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一时期()

A.种植粟和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B.邦国林立,早期国家形成并发展

C.先后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 D.氏族成员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

2.江苏苏州辉映遗址发掘区北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水井和多个灰坑,出土器物中有石镞、V字形石刀、砺石、陶壶、陶罐等。由此可知该遗存()。

A.是黄河下游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D.聚居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3.“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提出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 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

6.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由此可知()

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 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 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

7.汉初裂土分封仍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不仅六国旧贵族、西汉元勋,就是一般的功臣也皆望封侯;而汉初的黄老思想是以“清静无为”为特征的,即承认既定事实而不加干预,与之相应的只能是郡国并行体制。这说明汉初()。

A.通过郡国并行制来笼络地方势力B.通过无为而治来维护政治稳定

C.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历史必然性D.极力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8.下图所示是四川新繁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四周市墙环绕,三方设门,东、西市门相对。街道如十字形,中间有亭隧。在十字形街市的上下左右四方均有五脊三排房屋,十字街道上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进行交易的买卖者。这说明汉代()。

A.政府专营政策放松 B.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C.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9.东汉初年,诸将上书请击匈奴。刘秀回答“北狄尚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A.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B.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

C.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D.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10.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

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

11.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12.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