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外经济发展史 复习课件.pptx

2024年贵州省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外经济发展史 复习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5

中外经济发展史

2024年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

cnT++4e

专题二

时期

类别

概况

原始农

耕时期

生产工具

河姆渡人的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半坡人

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

农作物

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半坡人主要种植粟

内容梳理

内容1中国经济的发展

角度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

时期

生产工具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

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政策

秦国的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

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水利工程

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续表

秦汉时期

生产工具

汉代出现播种工具搂车,提高了劳动效率

政策

(1)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注重农业生产

(2)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水利工程

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

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续表

续表

三国两晋

南北朝

生产工具

魏国的马钧制成提水工具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

政策

(1)三国时,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西晋末年以来,江南地区的农业得到极大发展,推

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多种比较先进的

生产技术,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隋朝

水利工程

隋炀帝时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唐朝

生产工具

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筒车(提高了灌溉效率)

政策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续表

宋朝

生产工具

发明了拔秧工具秧马,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

提高劳动效率

农作物

引进了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

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明朝

农作物

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

日葵等

清朝

农作物

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

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政策

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时期

类别

概况

原始农

耕时期

陶瓷业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典型代表是河姆渡猪纹陶

钵;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典型代表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商周

时期

金属冶炼业

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典型代表有司母戊鼎(迄今

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唐朝

纺织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

最著名的是蜀锦

陶瓷业

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典型代表是越窑青瓷、邢

窑白瓷、唐三彩

角度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宋朝

纺织业

北宋时,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

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

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

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

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时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续表

明朝

纺织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

的丝织业中心

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清朝

纺织业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陶瓷业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续表

时期

概况

秦朝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汉朝

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西汉开通丝绸

之路(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

的促进作用

唐朝

都城长安居住人口达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

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有商业区市和居民区

坊,市坊分开)

角度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宋朝

坊市界限被打破,经商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出

现草市;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开封城内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海外贸易范围广

元朝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

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清朝

形成了商业网;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

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续表

阶段特征

标志性

事件

概况

影响

雏形初现

新航路

的开辟

(15、16

世纪)

(1)1487年,迪亚士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