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赏析.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

史铁生《命若琴弦》

——寻找光明的漂亮谎言

残缺与困境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12月31日),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电影编剧。1967年从清华附中毕业,1969年到延安延川插队落户。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了的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急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代表作

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们的角落》《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老屋小记》等

中篇小说:《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小说三篇》等

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在一种冬天的晚上》《我的丁一之旅》《山顶上的传说》等

散文:《宿命的写作》《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

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

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奇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小朋友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小朋友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尤其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成就

1979年刊登第一篇小说《法学专家及其夫人》。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

《病隙碎笔》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授奖词

《病隙碎笔》作为二〇〇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索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奉、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怎样在场、怎样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芜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是现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体现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社会职务

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命若琴弦》

1991年,陈凯歌根据《命若琴弦》改编的电影《边走边唱》上映。

人物

70岁的老瞎子

17岁的小瞎子

不到15岁的兰秀儿

情节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伴随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老瞎子说书已经说了五十数年。这一片偏僻荒芜的大山里的人们都懂得他:头发一每天变白,背一每天变驼,年年月月背一把三弦琴满世界走,逢上有乐意出钱的地方就拨动琴弦唱一晚上,给寂寞的山村带来欢乐。

老瞎子的嗓子能学出世上所有的声音,男人、女人、刮风下雨,兽啼禽鸣。不懂得他脑子里能展现出什么景象,他一落生就瞎了眼睛,从没见过这个世界。

小瞎子十四岁上父亲把他送到老瞎子这儿来,为的是让他学说书,这辈子好有个本领;未来可以独自在世上活下去。

小瞎子可以算见过世界,但只有三年,那时还不懂事。他对说书和弹琴并无多少爱好,父亲把他送来的时候费尽了唇舌,好说歹说连哄带骗,最终不如说是那个电匣子把他留住。他抱着电匣子听得入神,甚至没发现父亲什么时候拜别。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洇湿了一大片。蹚起来的黄土干得呛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天长,村子里的人吃罢晚饭都不呆在家里;有的人晚饭也不在家里吃,捧上碗到路边去,或者到场院里。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种村子一种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老瞎子20岁的时候,他的师父在临终前把一张药方封在他的琴槽里,告诉他,要尽心竭力地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取出药方去抓药,吃了药就能看到东西了。

神奇的匣子永远令他着迷,遥远的地方和稀奇古怪的事物使他幻想不绝,凭着三年朦胧的记忆,补充着万物的色彩和形象,譬如海,匣子里说蓝天就象大海,他记得蓝天,于是想象出海;匣子里说海是无边无际的水,他记得锅里的水,于是想象出满天排开的水锅。

他乐意想姑娘,越来越乐意想;尤其是野羊坳的那个尖声细气的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