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①淤泥(Qm):褐灰色、灰色,流塑状,高塑性,局部含少量粉细砂粒及贝1 4
壳碎屑。勘察区表层均有分布,平均标贯击数—N—1.0击。
①淤泥(Qm):灰色、褐灰色,流塑状,高塑性,含少量贝壳碎屑,局部夹2 4
少量粉细砂薄层,偶见朽木屑。分布连续,平均标贯击数—N—1.0击。
①淤泥质粘土(Qal):灰色、褐灰色,流塑~软塑状,高塑性,含少量贝3 4
壳碎屑,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不连续,平均标贯击数—N—1.0击。第一大层的层底高程为-18.10(XKD07)~-33.60m(CKD24)。
②粘土(Qal+pl):灰黄色,灰白色夹黄色斑,可塑~硬塑状,局部软塑状,
1 3
高塑性,夹少量砂斑和铁锰质结核,土质不均匀。呈断续分布,平均标贯击数—N—
=8.7击。
第二大层的层底高程为-20.30(XKD15)~-34.10m(XKD35)。
③淤泥质粘土(Qm+al):灰色,软塑状,高塑性,土质不均,夹微薄层粉细
1 3
砂~中砂,局部与粉砂呈互层状。含少量贝壳碎屑,偶见腐木屑。分布不连续,
平均标贯击数—N—=4.0击。
③ 粘土(Qm+al):灰色,软塑~可塑状,高塑性,含少量贝壳碎屑,局部
1-1 3
夹粉细砂团。该层大多钻孔均有揭示,平均标贯击数—N—=6.7击。
③粉质粘土夹砂(Qm+al):灰色、浅灰色,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或硬塑状,
2 3
夹较多粉细砂、中砂薄层,局部呈粉质粘土混砂状,含少量贝壳碎屑,偶见朽木
屑,土质不均匀。分布不连续,平均标贯击数—N—=6.8击。
③粉质粘土(Qm+al):浅灰色、青灰色、黄灰色,可塑~硬塑状,中塑性。
3 3
该层分布不连续,平均标贯击数—N—=10.3击。
③粘土(Qm+al):浅灰色、青灰色、黄灰色,可塑~硬塑状,高塑性。该层
4 3
分布不连续,平均标贯击数—N—=10.9击。
第三大层的层底高程为-44.20(CKD42)~-60.60m(CKD35)。
④粉质粘土(Qal):浅灰色、黄灰色,以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状,中塑
7 3
性,夹砂斑及砂薄层,土质不均匀。该层分布在第四大层上部,分布不连续,平
均标贯击数—N—=13.2击。
④粉细砂(Q
1 3
al):灰色、褐黄色,中密状,局部呈密实或稍密状,夹粘性
土薄层。该层分布不连续,平均标贯击数—N—=36.9击。
④中砂(Qal):灰色、灰黄色,密实状,局部呈中密状,夹粘性土薄层。
3 3
分布不连续,平均标贯击数—N—=41.2击。
④粗砾砂(Q
5 3
al):灰色、黄褐色,密实状,局部呈中密状,夹圆砾、中砂
薄层,下部夹少量粒径2~5cm的卵石。该层厚度较大,分布连续,平均标贯击
数—N—=47.7击。
第四大层的层底高程为-61.01(CKD08)~-81.20m(CKD20)。
⑤残积土(Q el):灰白色、灰绿色,岩芯呈硬塑砂质粘性土状,见于基岩
1~3
顶部,仅在钻孔CKD22、CKD27、CKD39及XKD38中揭示,平均标贯击数—N—=14.5击。层顶高程为-73.30(XKD38)~-84.30m(CKD22)。
⑧全风化混合花岗岩(Z):灰白色、青灰色、褐黄色,原岩结构完全破坏,
1
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多风化成土状,岩芯呈砂混粘性土状。仅在XKD38钻孔中揭示,
层顶高程为-74.10m,平均标贯击数—N—=47.5击。
⑧强风化混合花岗岩(Z):灰白色、灰绿色、褐黄色,岩石结构较清析,
2
原岩已风化成硬~坚硬的土状或密实~极密实砂砾状。近底部混较多中风化岩残块,岩芯手掰易碎,遇水易软化崩解,风化不均匀。该层呈断续分布,强风化岩顶面高程一般为-70~-80m,最浅为-61.01(CKD08),最深为-86.30m(CKD22),
平均标贯击数—N—50.0击。
⑧中风化混合花岗岩(Z):灰白色、灰绿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
3
矿物由钾长石、石英组成,含少量斜长石、黑云母及白云母。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多被铁锰质浸染成褐黄色。本次勘察钻进至中风化岩内1~5m,岩体较破碎,岩质硬,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岩体完整性差,风化不均匀。大部分钻孔揭示该层,中风化岩顶面高程一般亦为-70~-80m,最浅为-61.40(CKD08),
最深为-97.30m(CKD22)。
⑧微风化混合花岗岩(Z):仅在钻孔BZ3中揭示,可查看工可补充阶段报
4
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 VIP
- 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pptx.pdf
-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 VIP
- 公司内帐管理系统Excel模板.xlsx VIP
- reading skil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ppt
- 分式乘除法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doc VIP
-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规范》(THNEE 009-2025).pdf VIP
- 正泰NA1-2000智能型万能断路器.pdf VIP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西欧【课件】(共34张PPT)-中职高一年级下册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方案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