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查-张兆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动物医学-宠物医生-兽医.ppt

粪便检查-张兆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动物医学-宠物医生-兽医.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临床症状:消瘦、粘膜苍白、呕吐、消化障碍,粪便带血或呈黑色,严重如柏油状,并带有腐臭气味,幼虫侵入皮肤还可引起钩虫性皮炎。寄生于犬猫的钩虫主要包括犬钩口线虫、狭头弯钩口线虫和巴西钩口线虫。成虫长约1cm,圆柱状,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52–79μm×28–58μm。犬钩虫成虫(Dr.Andrew)犬钩口线虫虫卵(长箭头)和狭头弯钩口线虫虫卵(短箭头)钩虫**感染途径:经乳汁/皮肤(最重要,主要指钩口线虫,窄头钩虫较少)经口摄食感染期L3幼虫;成虫在小肠内排卵,卵在外界温暖环境下孵育为3期幼虫潜在人畜共患*寄生于犬猫大肠(主要为盲肠),可引起犬猫消化吸收障碍及贫血。主要为犬狐毛尾线虫、猫毛尾线虫和锯形猫尾线虫。成虫长40-70mm,虫体前部细长,约占体长的3/4,呈毛发状。卵棕黄色,腰鼓形,两端有卵塞,内含单个胚细胞,大小为70-89μm×37-41μm。犬粪便中鞭虫卵犬粪便中鞭虫卵及毛细线虫卵鞭虫**犬摄食感染性虫卵,肠道内的成虫产卵,在环境中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绦虫成虫多数寄生于脊椎动物消化道内。绦虫蚴多寄生在宿主的实质器官内,包括肝、肺、脑、肌肉、心、肾、脾、骨或其他组织中,引起的疾病往往较其成虫对宿主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复孔绦虫寄生于犬、猫小肠中,成虫最长可达50cm,储卵囊中含有20个左右虫卵,内含六钩蚴。犬复孔绦虫孕节片犬复孔绦虫成虫(Copyright2006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绦虫**绦虫节片绦虫节片及卵袋复孔绦虫生活史(《PfizerAtlasofVeterinaryClnicalParasitology》)犬毛发中发现复孔绦虫储卵囊*食物消化产物**植物螺旋管粪便中植物结缔组织植物消化产物*猫粪便中的植物细胞(低倍镜)猫粪便中的植物细胞(高倍镜)*粪便中消化良好肌纤维粪便中消化不良肌纤维日常食用的肉类主要是动物的横纹肌,经蛋白酶消化分解后多消失肌纤维*一张盖片范围内(18mm×18mm)不应超过10个呈同心层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折光性。粪便中淀粉粪便碘染色淀粉颗粒*中性脂肪即脂肪小滴,呈大小不一,圆形,折光性强的小球状。粪便中脂肪小滴脂滴*潜血假阳性:含肉的食物假阴性:粪便血红蛋白分布不均匀必要情况下,动物停止进食肉类3~4天*胰蛋白酶试验粪便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分析1g粪便+9mL5%碳酸氢盐溶液混匀,放入明胶,37℃恒温箱加热40min。定性分析粪便明胶消化试验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不推荐正常:明胶溶解异常:不溶解正常异常*粪便检查检查项目(Item)检查结果(Result)检查项目(Item)检查结果(Result)颜色(Color)酱油色中性脂肪(NeutralFats)未见性状(Texture)软淀粉颗粒(StarchGranules)未见寄生虫(Parasite)未见肌纤维(Muscelfibers)少量红细胞(RBC)未见真菌(Fungi)未见白细胞(WBC)未见潜血(Occult)++++上皮细胞(Epithelial)未见胰蛋白酶(Trypin)阴性或阳性传染病检查犬细小病毒(CPV)阴性(—)犬冠状病毒(CCV)阴性(—)**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粪便中细胞*正常粪便中应不见或偶见红细胞,当存在大量红细胞时应引起注意。粪便中红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红细胞*增多的鉴别诊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下段肠道肿瘤结肠或直肠息肉炎性肠病下段肠道或肛门损伤凝血障碍肠套叠正常粪便中应不见或偶见白细胞,当存在大量白细胞时应引起注意。粪便中的嗜中性粒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白细胞*增多的鉴别诊断细菌性肠炎、寄生虫、真菌感染异物溃疡性、坏死性肠炎肿瘤浆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犬粪便中的鳞状上皮犬粪便中柱状上皮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是粪便中较常见的上皮细胞类型,当大量存在时可能与人工采集粪便造成

文档评论(0)

8d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