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对中国当代话剧创作的启迪与意义论文.pdfVIP

易卜生对中国当代话剧创作的启迪与意义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卜生对中国当代话剧创作的启迪与意义论文

作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不仅深刻影响了欧美现代戏剧的发展进程,也

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精神风貌,甚至间接参与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生成与

发展。但是到了今天,易卜生是否已经过时?如果没有过时,他对中国当代话剧创

作还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说,我们还可以从他那儿学习什么?在当代中国,不少学

者、编剧认为易卜生只是一个现实主义剧作家,已经过时,或只宜绕开。在美国也

存在类似情形。但有极少数学者、作家持不同看法。比如,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谭

霈生先生认为,中国当代剧作家仍然“应该继承易卜生的艺术精神与戏剧传统“;

美国当代剧作家阿瑟·密勒也认为易卜生并未过时,“其戏剧中的诗性和神秘主义

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其实,易卜生戏剧中值得当代剧作家继承、借鉴、化用的东西远远不止于此。

在笔者看来,易卜生对中国当代话剧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当代戏

剧“精神萎缩”的背景下,易卜生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愈发显现出光彩照人、无法

绕开的“大师”本色。下面试详论之。

一、精神衍变:从迎合政教转向独立自审

从戏剧精神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戏剧以“教化剧”为主流,中国现代戏剧以

“问题剧”为主流;它们都是在戏剧之外寻求戏剧艺术存在的价值,骨子里带有迎

合政教或配合现实社会种种需要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中国当代戏剧中依然存在,甚

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点只要看看当今一些省市的重要剧院仍热衷于排演跑奖剧

目便可知悉。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评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我

国当代戏剧的迎合性、依附性,使得很多作品“少了些不应少的东西,多了些不应

有的东西”。而真正有独立人格、有抱负有眼光的艺术家,要么只求艺术上的精益

求精,要么深入反思、批判自身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是绝不愿意为了迎合某种实际

需要而创作的。可目前缺乏独立精神的剧作确实比较多。正如著名学者董健所说,

“90年代以来当代戏剧不可回避的总体特征是:虚假的繁荣掩盖着真实的衰微,

表面的热闹粉饰着实质性的贫乏,其根本原因是戏剧精神萎缩,或曰戏剧失魂”。

精神萎缩,正是中国当代戏剧必须直面的一个事实。精神萎缩、自降为仆、迎

合他者的作品,本质上不具有现代性。事实上,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转型仍然未完

成。作为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至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戏剧的内容从表现古人

的情感、思想、生活转变为表现、反思现代人的情感、思想、生活;二是戏剧的形

式从古典形式转变为现代形式;三是戏剧的艺术精神从古典精神转变为现代精神(即

从和谐、寓教于乐转向分裂、自我批判,从同化于政教走向真正的独立、自律)。

第三个层次的转变是最为艰难的,但只有实现这个层次的转变,中国戏剧的现代化

转型才算大功告成。回顾中国百年话剧的发展历程,前两个层次的转变已基本完

成,但第三个层次的转变仍是个目标。换言之,中国戏剧在近现代的发展,主要是

完成了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化转型;而中国戏剧在当代的发展,其历史使命是要完

成戏剧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如何实现这一“现代转化”呢?易卜生戏剧恰好可以

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20世纪初叶,中国学人(如胡适、欧阳予倩、郭沫若、洪

深、田汉等)汲取他们所理解的“易卜生主义的精髓”,创作了一系列新戏剧,开

启了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历程。但中国学者、戏剧家对易卜生的学习,比较注重他敢

于写实、敢于提问、敢于批判的那一面,而忽视其更为重要的独立自审精神。其实

即便是批判社会现实,易卜生也是以人格独立为前提、以自我净化为目标的,这与

我国剧作家的社会批判是有差异的。易卜生认为,“独立不倚的人才是最强大的

人”。“诗人的使命不是为国家的自由与独立负责,而是唤醒尽可能多的人去实现

独立自由的人格”。其对于个体精神独立是非常看重的。为了坚持独立写作,坚持

批判立场,他不惜与整个挪威社会对抗,即便流亡国外也不改初衷。他宁可成为

“人民公敌”,宁可与整个社会现实处于紧张的对抗状态,也绝不愿意自己的创作

成为达致某个具体目标的手段。

他从早期到晚期的剧作充分体现了这种“对自我进行审判”的自审精神。无论

是早期的“灵魂自审”,还是晚期的“双重自审”(灵魂自审与艺术自审),易卜生

都确乎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峰顶上,以非常深远的目光来审视自我的内在生命,进

而对人类的本性进行审察与批判。独立批判由此反观20世纪中国话剧史,其间的

精神差异特别引人深思。中国现代剧作家,尽管多数具有批判、战斗精神(其中不

少批判、战斗是应时而生、配合现实政治需要的),但极少敏于内向自审、勇于自

我批判。即便是深受易卜生影响的曹禺,他对易卜生

文档评论(0)

184****88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