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参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小石潭记》)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居住。(《小石潭记》】

C.教学相长也长:促进。《虽有嘉肴》)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花源记》)

2.(2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就有两种。

②这说明至少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染、织、绣的技术。

③做法是将布蒙在钢鼓上,用蜡在布上来回摩擦,再经过染,钢鼓上的纹样就转移到布上了。

④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西南夷“知染彩纹绣”的记载。

⑤二是苗族的蜡染最早是对钢鼓上的纹样的摹取。

⑥一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被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

A.④②①⑥⑤③B.④②⑥①③⑤C.②①④⑤⑥③D.②⑥⑤③④①

3.(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

B.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

种精神!

C.一阵淡淡的、熟悉的香味——雪茄烟味——从一扇窗子里飘了出来。

D.北京人张口闭口都爱说个“您”。您字当头,不您不言,不您不快……您,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您,是北京

人由来已久的祖传。

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ūn)羁绊(jī)挑拨离间(jiān)

B.矗立(chù)旷野(kuàng)接踵而至(zhǒng)

C.祈祷(qí)漩涡(xuàn)怒不可遏(è)

D.推搡(sāng)闭塞(sè)强词夺理(qiǎng)

5.(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ūn)斡旋强词夺理(qiáng)

穿流不息

喧腾不知所措

B.狩猎(shòu)分崩离析(bēng)

窜掇海枯石烂

C.瞭望(liáo)戛然而止(jiá)

追溯销声匿迹(nì)轻歌慢舞

D.眼眶(kuāng)

6.(2分)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名女司机在高速路上违章驾驶,导致临道男司机怒不可遏。

B.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接踵而至。

C.李老师被同学们前呼后应地推上了领奖台。

D.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7.(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8.(2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的感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

B.《小石潭记》《壶口瀑布》《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梁衡、闻一多。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

D.《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其中的《逍遥游》。

9、(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