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最小干预及文化.docx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最小干预及文化.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

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制造”了许多“框框”:

——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经使用后的污水完全纳管排放,一改过去污水直排对西溪湿地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建立生态净化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原有建筑面积为19.54万平方米,

其中拆迁14.74万平方米,秋雪庵、烟水渔庄等部分重点文化遗迹适量恢复,保留及恢复建筑面积仅4.8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014,保留和恢复的建筑面积只占搬迁村民住房建筑面积的24%左右,湿地内建筑面积比原来减少了约76%,清理垃圾共计16.8万立方米。农居拆迁后,留下的裸露地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基础上,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控制旅游人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人数,以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

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一条重要指标,并确定游客容量控制为每天6000人左右,其中一

期工程游客人数控制为3000人左右,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确保西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设施的配备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用柳树桩替代松木桩。为了确保进入公众的参与性及安全性,有些游步道需要驳坎。在开始实施驳坎过程中,许多专家提出需要用松木桩护堤,因为松木桩在水中不会腐烂。但同时又有许多蒋村的村民提出应该用柳树桩护堤,松木桩虽然不会腐烂,但松木桩没有生命力,永远是死桩,不能生根、发芽,但柳树桩是活桩,柳树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这样不但护堤效果好,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益处。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活柳树桩护堤护岸。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

——尝试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芦花,曾为西溪著名一景,西溪湿地里补种的250余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

——设置水禽栖息地。群鸟欢飞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特征。湿地现有的水体、沼泽地、荒

岛等地的茂密植物给鸟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工程除了现有的大块湿地、林地和草地等自然场所外,还在农田、养殖场,甚至房子附近的树林、院落、花园、绿地上设置人工鸟巢等设施,吸引鸟类的栖息。

注重文化,恢复遗存

在西溪湿地保护过程中,始终坚持文化工作“前期介入、中期监督、后期管理”的方针,进行了实地考察、历史考证、编辑书籍、恢复遗存等大量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西溪纪胜》、

《西溪的历史与文化》、《西溪古今诗词散文选》等,发现了厉鹗祠堂碑刻等许多宝贵的碑刻、

浮雕等文化遗存。征集到水车、纺车、稻桶等农耕用具和梳妆台、脚盆等湿地住民生活用品

900余件。

开展了西溪民俗文化保护和历史典故、传说挖掘工作,目前龙舟文化已经列入杭州市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完成了“重修历樊榭先生祠堂记”、“蒋相公牌楼”碑刻、浮雕的文物挖掘工作。拍摄制作了“王家桥村、周家村、深潭口村原址旧貌图”和“蒋村、三墩、留下百年古桥现貌图”近8000幅。经考证和专家论证,拟定的24副楹联、27块匾额、26艘游船船

名及72座桥梁名称,则是恢复西溪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内容之一。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西溪湿地内芦白柿红、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鹭舞燕翔、蛙鸣鱼跃,冷、野、淡、雅,皆成天趣。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便是描绘了西溪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美景。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帝王将相爱之:宋高宗赵构、清代康熙和乾隆都曾游历西溪并留下笔墨;文人墨客爱之:苏东坡、米芾、唐伯虎、冯梦桢、洪升、厉鹗、郁达夫、徐志摩等寓居卜筑、诗画歌咏,留下了大批诗文词章。经过专家考证,施耐庵以西溪为原创地撰写了传世名作《水浒传》;西溪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越剧就在西溪湿地的陈万元古宅从落地说唱走向舞台艺术,成为了曲艺到戏剧的转折点。传承了上千年的端午节蒋村龙舟盛会,更是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西溪湿地历经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化中,西溪湿地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及至近代,人类活动加剧,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虽然风韵尚存,但已风光不再。

北宋前西溪南岸就建有不少寺院,诸如东晋咸和年间的古夕照庵、义熙年间的法华寺、唐贞观年间永兴寺、五代年间的永乐庵等。北宋时寺庵更为兴盛,同时又开发了白兔泉、洗马滩、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