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比热容课件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pptx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比热容的理解及应用;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的乘积之比。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

J/(kg·℃)。;1.正确理解比热容;2.对比热容计算公式的理解:在c=中,即使控制一些条件不变,也不能认为比热容c与热量Q成正比,与质量m或温度变化(t2-t1)成反比。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跟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等因素无关,但某种物质的比热容可以通过c=

求出。

3.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1)调节气温;(2)作冷却剂或供暖介质。;

知识点1: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

1.(周口沈丘县校级期末)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煤油(选填“水”或“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3)进一步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选填“多”或“少”)。;知识点2:物质的比热容及其应用

2.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其物理含义是1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2.4×103J;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剩下酒精的比热容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现代科技】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登陆火星并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火星又被称为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在这样的环境下,火星的昼夜温差应该较大(选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沙石的比热容较小。;4.【科学本质观】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物体升高的温度越少,它的比热容越大

D??比热容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5.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变化的是()

A.往沸水中倒入冷水

B.将铁块锉成铁球

C.0℃的水变成20℃的水

D.水凝固成冰;

6.【科学推理】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铜比铅的温度升高得慢(选填“快”或“慢”);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是铜(选填“铜”或“铅”)。(已知c铜c铅);7.(周口太康县校级月考)小明查询天气预报得到青岛(沿海城市)和郑州(内陆城市)的天气和气温情况,如图所示。由图片可知乙城市为郑州(选填“青岛”或“郑州”),你判断的依据是乙城市的昼夜温差大。;8.【课标情境素材改编】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冬天,暖水袋中充热水取暖

B.夏天,地上洒水会感觉更凉爽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D.夜间遇寒潮时,在秧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受冻;9.(双选)(南阳镇平县校级期末)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得更多;10.某小组同学为了比较水和砂石的比热容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1)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错误之处是

水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杯底。

(2)更正错误后,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升高的温度比水多,说明砂石的比热容比水小(选填“大”或“小”)。

(3)比较全班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各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有较大的不同,可能原因是各组的水和砂石的质量不相同或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相同或水和砂石的初温不同。(请写出一条);(4)完成实验后小组同学继续探究“甲、乙两种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两个烧杯中分别装

文档评论(0)

qwere111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