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水库左岸基础处理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

武都水库左岸基础处理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武都水库左岸基础解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四川武都水库左岸基础解决工程施工协议》(协议编号:WDZT-Ⅴ);

1.2《四川武都水库左岸基础解决工程补充协议书》(补充01);

1.3《四川武都水库左岸基础解决工程施工招标文献》;

1.4四川武都水库左右岸基础解决招标文献补遗(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第四号);

1.5《四川武都水库左岸基础解决工程施工投标文献》(基础局&水电九局联营体);

1.6有关本工程施工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1.7由监理部、设计院颁发的相关技术文献;

1.8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公司技术标准》;

1.9中国水利水电九工程局《公司技术标准》。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武都水库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上游约4km,是涪江上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改善环境、旅游和水产养殖等综合运用效益的龙头水库,水库总库容5.72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3×50MW,枢纽重要建筑物有碾压砼重力坝和坝后式厂房等。

武都水库坝址位于涪江武都河段上游约4km的摸银洞,坝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660.14m,坝顶长度727.0m,最大坝高119.14m。坝后式厂房位于河床左岸,装机3×50MW,平面尺寸为29.24×50.23m(长×宽),建基面高程为557.161m,最大高度约45m。

左岸基础解决工程涉及:帷幕灌浆、坝基固结(接触)灌浆和断层解决、岩溶系统解决等工作内容。在左岸设有3层灌浆平洞,坝体内亦设3层廊道与平洞连接。坝基重要采用固结灌浆进行解决,对于断层等软弱部位采用砼塞表层封闭,然后通过深孔固结灌浆加强地基,此外于坝基砼与岩石之间采用接触灌浆解决,进行分区埋设灌浆系统,后期灌浆。岩溶系统重要是通过施工支洞发明施工作业面,采用回填砼的方式进行解决。

2.2气象及水文资料

2.2.1

武都水库坝址气象特性值,据江油气象站历年资料记录,数年平均气温15.9℃,数年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为25.7℃,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为4.9℃,极端最高气温36.7℃(1969年8月3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6.8℃(1975年12月15日)。数年平均相对湿度81%,数年平均降雨量1135.1mm,实测最大年降雨量1824.5mm(1961年),数年平均风速0.9ms,实测最大风速22.0ms,相应风向NNW(1971年5月)。数年平均地温17.5℃,20cm地温17.5℃,历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68.7℃(1959年6月10日),历年极端最低地面温度-5.7℃(1961年1月16日)。数年平均水温13.3℃,历年极端最高水温24.3℃

2.2.2

武都水库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5807km2,径流重要由降雨形成,有少量的融雪化冰水与地下水补给,数年平均流量140m3s。水库地处龙门山暴雨区,暴雨量集中,强度大,汇流时间短,流速大。洪水由暴雨形成,峰高量大,重要发生在6~9月,7、8月最集中。6~9月为主汛期,5月、10月为过渡期,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从实测洪水过程线可以看出:一次洪水过程多为复峰,洪水历时一般3~5d。本工程历年实测最小流量30.0m3s(1953年3月6日),实测最大流量6230m3s(1978年9月2日),最大水位变幅9.71m。涪江武都水库河段无通航过木规定。施工期及蓄水期下游河段综合用水规定下泄流量≥50m3s。

2.3工程地质条件

涪江在坝址区范围内的柳林子(F5断层)以上的河流流向为S55~60°W,河面较开阔,柳林子以下河流进入坝址区峡谷,流向转为S10~20°E。该峡谷段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垂直,区内河段为横向河谷,两岸地面高程572~766m,相对高差194m,山脉走向北东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属低山构造剥蚀~溶蚀地貌单元。

河床属侵蚀堆积地貌单元,两岸岸坡以30~42°斜坡地形为主,右岸坝线上游岸坡与左岸下游450m的岸坡为陡崖地形。

2.3.1

坝址区出露地层:右岸坝线上游为志留系上中统罗惹坪群~沙帽群(S2-3)砂、页岩地层;大坝座落在泥盆系中统白石铺群观雾山组(D2gn)碳酸盐岩地层上,左岸坝线下游为泥盆系下统平驿铺(D1pn)之砂页岩地层。

(1)志留系上中统罗惹坪群~沙帽群(S2-3)

由黄褐色、紫褐色、灰绿色页岩、粉砂质泥岩夹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与薄层石英岩状砂岩所组成,分布于右岸坝线上游,厚度230~350m,岩层产状:N45°ENW∠75°,是坝区重要的隔水地层之一。

(2)泥盆系下统平驿铺群(D1pn)

出露在坝线下游河床及两岸地段。受龙门山推覆构造作用,随着在F7断裂上盘中,逆冲于三迭系中统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地层之上,为倒转地层,与上覆泥盆系中统白石铺观雾山组地层呈假整合

文档评论(0)

细雨滴梧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