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与艺术.pptx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枉凝眉》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七下单元三: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21课

一、小说——《红楼梦》一条主线: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四大家族: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第一部分(前五回):序幕第二部分(第6-55回):贾府全盛时期第三部分(第56-104回):四大家族由盛转衰时期第四部分(第105—120回):彻底衰落时期贾府由盛转衰

作者创作历程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曹雪芹、高鹗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一、小说——《红楼梦》1.概况:结合教材内容,请从作者、创作历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四个方面介绍著名小说《红楼梦》。曹雪芹在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初名为《石头记》,后来高鹗续写了40回,题名为《红楼梦》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清代小说,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鲁迅对《红楼梦》最为提纲挈领的评价是:“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阅读教材内容,谈谈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红楼梦》?有哪些依据?一、小说——《红楼梦》2.影响:这部小说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广为流传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薛宝钗、史湘云等为了省事,有一餐只吃螃蟹一样菜。刘姥姥一看“两三大篓,想是七八十斤"。按当时价“五分ー斤,十斤五钱。再搭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不禁惊叹道“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设问:这一片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作者要揭露的是什么?(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2)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思想性强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王熙凤妙玉史湘云秦可卿李纨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人物判词金陵十二钗人物个性鲜明艺术性高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的语言展现出来艺术性高

二、戏剧——昆曲和京剧1.清朝前期戏剧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①清代的文学艺术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需求。②清代戏剧有何特点?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受大众的喜爱;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2.昆曲①用年代尺梳理昆曲的发展历程兴起发展顶峰衰落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万历末期,经过改良,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②代表作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清朝前期昆曲兴衰的原因。二、戏剧——昆曲和京剧

③昆曲的艺术特色: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二、戏剧——昆曲和京剧

3.国粹---京剧①背景乾隆时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②形成: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优点,加以改造和改进,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京剧”诞生。二、戏剧——昆曲和京剧

③发展: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二、戏剧——昆曲和京剧

【知识拓展】生旦净丑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雪动冰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更在于不断进步!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3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