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的分类.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有多种分类方法。〔1〕按来源分,我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自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类。自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后获得的自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承受化学手段通过氧化、复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响而得到的物质。CCFA曾在JECFA(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争论的根底上将其分为A、B、C3类,每类再细分为2类。

(2)按生产方法分类,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酶法和发酵法)、自然提取物三大类。

我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2023〕中,将

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分别为:E1.酸度调整剂;E2.抗结剂;E3.消泡剂;E4.抗氧化剂;E5.漂白剂;E6.膨松剂;E7.胶基糖果中根底剂物质;E8.着色剂;E9.保护剂;E10.乳化剂;E11.酶制剂;E12.增味剂;E13.面粉处理剂;E14.被膜剂;E15.水分保持剂;E16.养分强化剂;E17.防腐剂;E18.稳定和凝固剂;E19.甜味剂;E20.增稠剂;E21.食品用香料;E22.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E23.其他。

E1.酸度调整剂:指用以维持或转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亦称pH调整剂。是增加食品中酸味和调整食品中pH或具有缓冲作用的酸、碱、盐类物质的总称。

我国允许使用的酸度调整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L-〔+〕-酒石酸、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由于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醋酸等由于都能参与体内代谢,故一般不限用量,可按正常需要用于各类食品。碳酸钠、碳酸钾可用于面制食品中,盐酸、氢氧化钠属于强酸、强碱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腐蚀性危害,只能用作加工助剂,应在食品完成加工前予以中和。

E2.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拢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淌的物质,又称抗结块剂。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和亚铁氰化钾钠等。其中亚铁氰化钾在“绿色”标志的食品中禁用,一般食品中其加参与量限为0.01g/kg。

E3.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外表张力,消退泡沫的物质。在食品发酵工艺、豆类加工或者添加高分子化合物的乳化剂时常产生大量泡沫,参与消泡剂可降低液态外表张力以消退泡沫。我国允许使用的消泡剂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PPE〕、

聚氧乙烯聚丙醇胺醚〔BAPE〕、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E4.抗氧化剂:指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抗氧化剂主要用于含油脂的食品,可阻挡和延迟食品氧化过程,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但抗氧化剂不能转变已经酸败的食品品质,应在食品尚未发生氧化之前参与。抗氧化剂分为油溶性抗氧化剂和水溶性抗氧化剂两类。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维多酚〕、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甘草抗氧物、抗坏血酸钙、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E5.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包括氧化漂白剂及复原漂白剂两类。

我国允许使用的漂白剂: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硫磺等。

E6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参与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松软或酥脆的物质。如碳酸氢钠参与食品中,经烘烤加热产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孔性组织,体积增大,使面包、蛋糕等食品松软富有弹性,使饼干酥松,口感好。

我国允许使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

〔铵明矾〕、硫酸氢钙、酒石酸氢钾、磷酸氢二铵和酸性磷酸铝钠等。

E7胶基糖果中根底剂物质:是赐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和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我国允许使用的胶姆糖根底剂包括自然树胶、合成橡胶、树脂、蜡类、乳化剂〔软化剂,胶凝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填充剂共七类。

E8着色剂:赐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也称色素。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自然色素两大类。着色剂能改善食品感官性质,增加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

自然着色剂主要来自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代谢产物。我国允许使用的自然色素有如下几类:①植物类色素;②昆虫类色素,如紫胶红〔虫胶红〕;③微生物色素,如红曲米

文档评论(0)

156****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