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必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船舶货运符号

1、船舶外形

内容

两柱间长/垂线间长/船长

型宽型深型吃水

最大长度

最大宽度

最大高度最大吃水首吃水尾吃水纵向坐标横向坐标

垂纵向坐标纵向移动距离

符号

或L L

BP

BD

d

L

max

B

max

H

max

d

max

d

F

d

A

XYZ

l

x

注释

沿设计水线,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水平间距,无舵柱的量至舵杆中心线。

在船舶最宽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至另一舷外缘之间的水平间距。

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站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船舶空载吃水到船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船中处,自龙骨下缘到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水线面与首垂线交点距离基平面的垂直距离

水线面与尾首垂线交点距离基平面的垂直距离

=该点距离中站面的距离

=该点距离中线站面的距离

=该点距离基平面的距离

l ?X ?X 移动后的坐标-从前的坐标

x P2 P1

横向移动距离 l

y

l ?Y ?Y

y P2 P1

垂向移动距离

l l ?Z ?Z

Z Z P2 P1

2、 船型系数

横剖面系数

横剖面系数

水线面系数

垂向菱形系数

菱形系数

方型系数

C ?

m

A

m

B?d

C ?

w

A

w

L?B

C ?

vp

V

d?A

C ?

p

V

L?A

C ?

b

w

m

V

L?B?d

留意:L

, B

指当前吃水处水线面的长度、宽度;V:

当前吃水的排水体积。

Aw:水线面面积。Am:中横剖面水线以下的面积。

3、常用位置点

内容

内容

船舶重量

符号

W

位置

重心G

X,

g

坐标

Y,

g

Z

g

备注

Z ?KG

g

船舶排水

D

浮心B

X,

b

Y,

b

Z

b

Z ?KB

漂心F

x ,

f

y ,

f

z

f

b

y ?0

f

稳心M

Z ?KM

m

货物

p

货物重心p

x ,

p

y ,

p

z

p

某重物

p

i

货物重心pi

x ,

p

i

y ,

p

z

i

p

i

某重物

Q

i

货物重心qi

x ,

q

i

y ,

q

z

i

q

i

初〔横〕稳性

初〔横〕稳性

方程

M ?D?GZ

s

?D?GM?sin?

M ?D?GZ

sL L

纵稳性方程

?D?GM

L

?sin?

其它

符号

符号

含义

符号

含义

?

求和,或者?n

i?1

D

F

满载排水量

W

F

D

?

0

变化量

空船排水量

W

0

TPC

每厘米吃水吨数

TPC?0.01??A

DW

总载重量

W

MTC

每厘米纵倾力矩

稳性参数

船舶横稳性

船舶横稳性

船舶纵稳性

船舶横倾力

M或M

h

船舶纵倾力

M

I

Z

或M

L

横稳心

M

纵稳心

M

L

船舶横稳性

力矩〔恢复力矩〕

船舶〔横〕稳

性力臂

船舶纵稳性

M

S或

M

R

力矩〔恢复

力矩〕船舶纵稳性

力臂

M

SL

M

RL

GZ

GZ

L

GM

GM?Z

Z

GM

船舶初〔横〕

稳性高度

m

g

船舶纵稳性

高度

L

GM ?Z

L

Z

ML

g

GM?r?Z ?Z

b g

GM ?R?Z ?Z

L

b

g

r?BM?

I

x

R?BM

?

I

yf

V

L

V

横稳性半径

纵稳性半径

I ?

x

l

?

F

2

3

y3dx

I ? 2xydx?A ?x2

l

?

F

2

yf

w

f

?l

A

?l

A

根本公式:

其次章:近似算法

A??bydx

a

?n y ?y

梯形法 A?l(

y?

i

i?0

0 n)

2

辛一法 A?1l(y

3 1

4y

2

y)

3

辛二法 A ?

第三章:浮性

3l(y8 1

3y

2

3y

3

y)

4

重量、重心计算:

D?X ??(P?X ) M

D ?D?? P

1 i

X ? g ig

D1

D

pi ? x

D

D?Y

? gg

1

??(P

i

D

?Y )

p

i

1

D?Z

? g

g

1

??(P

i

D

1

??Z ) M

?

Zp

Z

i

D

1 1 1

留意:利用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某一支点或轴取的力矩??n

i?1

(分力对该轴或支点取的力矩〕

其中:?

1

,X ,

g1

Y , Z

g g

1 1

为装卸

文档评论(0)

177****78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