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解读——《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pdfVIP

政策法规解读——《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策法规解读——《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编者按:行业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

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为使临床护理实践更

加规范化,2011年经原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分别牵头组织专

家制定护理分级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历时2年,2013年11月14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WS/T433-2013)》《护理分级(WS/T431-2013)》两项标准,均于2014年5

月1日正式实施。

各地在实施标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工作进展如何?

其中,一些术语和定义,我们以前在临床实践中,头脑间或闪出一丝疑问和顾虑

的,在这里,都找到了答案。

在此,我只是晒出自己感兴趣或是觉得重要的要点,具体的,大家可细读、细看、

揣摩、体验。

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这

在临床一线最常见,由于是非腐蚀性药液,相当于皮内皮下、或是肌肉注射的原

理,药液很快就会吸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这个,

性质就较为严重了,护士在静脉输液时,要熟知药物的性状,严防外渗的,如若

出现外渗,就是护理不良事件,处置不当,会造成外渗处组织坏死,甚至溃烂,

易造成护理纠纷。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严

防药液外渗。

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

面、台面、地面等。一般药物外溢,对护士的影响较小,操作后及时整理台面即

可,对患者的影响是可能会导致患者用药量的减少,影响用药效果,但化疗药物

的外溢,性质就不妙了,挥发到空气中的气溶胶,会被护士吸入,对治疗护士造

成伤害,对于配置一些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治疗室护士要严格进行规范的

职业防护,对由之产生的毒性医疗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

置。高危病区应是感染科、专门收治艾滋病的爱心病区了,这些病区可以向医院

申请购进安全型的注射器和输液装置。

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

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记住:推荐

的只有这三种,75%酒精是与2%碘酊溶液配用的,单用75%酒精做静脉输液时的

皮肤消毒剂,显然是不符合临床规范的。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

干燥后方可穿刺。在临床有的护士不知何时,消毒后,因消毒区较湿润,有消毒

剂残留,就养成了用干燥的医用棉签擦拭消毒区的习惯,这显然不可取,是个不

良的“毛病”,应加以改善。

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

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PVC(外周静脉导管)穿刺时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成年人不宜选择下

肢静脉进行穿刺;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

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d更换1次,肝素帽或无

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

患者出现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后,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

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

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

职业防护方面,配制抗肿瘤药物的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宜在垂直层流生

物安全柜内配制。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可配备溢出包,内含防水隔离衣、一

次性口罩、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鞋套、吸水垫及垃圾袋等。

抗肿瘤药物外溢时处理步骤:1、操作者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2、应立即标明

污染范围,粉剂药物外溢应使用湿纱布垫擦拭,水剂药物外溅应使用吸水纱布垫

吸附,污染表面应使用清水清洗;3、如药液不慎溅在皮肤或眼睛内,应立即用

清水反复清洗;4、记录外溢药物名称、时间、溢出量、处理过程以及受污染的

人员。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为临床一线护士解决了以前很多拿捏不准的疑

惑,还有疑问的,可认真组织学习、探讨,再加以实施。此规范最大的受益者是

患者,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者——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因为,实施静

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就是以上这些医务人员,并且要定期进行静脉

治疗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规范制定得

文档评论(0)

157****52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