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讲义.pdfVIP

{安全生产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讲义.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节

工业毒物

一、工业毒物的存在形式

(1)原料:如制造农药用的黄磷、烧碱,制造颜料用

的氧化铅等

(2)中间产品(中间):如制造硫酸过程中的用的硝

基苯

(3)辅助材料:如橡胶行业用苯、汽油作溶剂,塑料、

染料行业生产中用汞作催化剂。

(4)成品:如化肥、生产的氨、尿素,炼油生产的

苯、甲苯

(5)副产品或废弃物:如炼焦产生的煤焦油、沥青,

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6)夹杂物:如乙炔气中夹杂的砷化氢、磷化氢,工

业甲苯中夹杂的苯。

(7)其他:工业毒物还可以分解产物、反应产物的形

式出现,如磷化铝遇湿水解产生磷化氢,硫酸钠遇

酸产生硫化氢,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时,四氯化

碳与明火或灼热金属物体接触时氧化生成光气。

二、工业毒物的存在状态

工业毒物可能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生

产场所

(1)固体:如氰化钠,氰化钾,对硝基氯苯等。

(2)液体: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物质,如苯及各

种有机溶剂,二硫化碳,二甲基甲酰胺等。

(3)气体: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输送管

道、容器或反应器逸出的氯、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4)蒸气:由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或挥发而成,前者

如碘、硫等,后者如苯、乙醚等的蒸气。凡是沸点低、

蒸气压大的液体都易产生蒸气。对液态物质加热、搅

拌、通气及超声处理时可加速挥发。

(5)雾:指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多由蒸气冷凝

或液体喷洒时形成,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液

农药喷洒时形成的雾滴等

(6)烟: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µm的固体颗粒。

煤、石油及有机物等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烟。某些金

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或氧化后也能形成

烟,如熔炼铅时产生的铅烟。

(7)粉尘:指悬浮在气中直径多在0.1µm-lµm的

固体微粒。多由于固体物质经机械粉碎或辗磨时产

生。如制造含铅颜料时形成的铅尘。

三、工业毒物的分类

毒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有按存在形态或用途分的;

有按化学性质分的;有按对人产生的毒作用分的

•1.按用途分类

•(1)作为原料,制造染料所用的苯胺,有机合成

的单体氯乙烯、丙烯睛

•(2)作为中间产品,生产农药所用的光气等

•(3)作为最终产品,焦化厂产出的苯、化肥厂产

出的氨等

•(4)作为辅助原料,制药行业用作萃取剂的苯、

乙醚,生产聚乙烯用作催化剂的氯化汞,橡胶行

业用作溶剂的苯、汽油等

•2.按化学结构分类

•(1)无机化合物一般按其理化特性来分类

•(2)有机化合物则按其结构式或官能团来分类

•在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其毒性

一般也增大(只适合于庚烷以下)。在不饱和的碳氢化合

物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其毒性也越大,如乙炔乙烯

乙烷。碳链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时,毒性也增大

•在芳香族烃类化合物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

甲基或乙基所取代,其全身毒性相应减弱

文档评论(0)

小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