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文化与社会,使得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材料造就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信念。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可以说飞檐的设计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璀璨明珠。不同的飞檐形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我国古典建筑的四大家——亭、台、楼、阁都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而西方建筑则一般是垂直发展,建得又高又大,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37米。它们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

中国传统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古典园林建筑。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历来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甚至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那些傲然屹立的神殿、庙坛,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从而引发人们惊异、亢奋、恐怖等审美情绪。

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北京天坛的庄严神圣的序列空间和建筑型制,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和对意境的追求,表现了“象天法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西方古典建筑对人的活动的吸引与接纳以及简洁明晰的构图,反映了西方古典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理性精神。

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不可能脱离传统的影响,建筑师应发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自觉推动建筑传统的延续发展。在近代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继承传统文化优良的一面和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进而重塑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理念,树立有本国特色的新风格。

(摘编自张霞《浅析中国建筑美学:中国建筑美学与西方之差异》)

材料二:

当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城市文明日趋复杂化、尖锐化的时代。在高楼林立、交通如梭,电气化白动化、计算机智能化的同时,房屋密集、交通拥塞,大气污染、能源危机,各种现代“文明病”蔓延。现实促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在更高层次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城市建设方面,不单纯考虑建筑自身,而是把美学的眼光从建筑转向环境,用环境设计来取代建筑设计,已经成为新的趋向。这样,立足于整个环境、整个城市、整个区域来审视建筑美,从而使旧建筑观念及其“美”的外延大大地扩展了。正如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所说:“应当明确地把建筑理解为一种有机的、社会的艺术形式,它的任务就是通过比例、韵律、材料和色彩等,为人类创造一种健康文明的环境。这样,人类物质设施的整个形式世界,从私人居室,直到错综复杂的大都市,都包括在建筑的范围之内了。”就建筑美的广义而言,城市是一个大建筑,建筑只是城市的一部分。

长江沿岸城市如汉口、九江,临江而建的港口客运站,因其仿轮船的外部造型,使得建筑融汇到长江东来西往轮船的画面之中,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秦淮河两岸的新建筑,青瓦白壁,马头山墙,素雅轻巧,富于江南民居的传统风格,而临河一带低廊,空灵多,成为水面和楼房之间的过渡。总之,尽可能地与自然合为一体,使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起来,增加了浪漫的气氛。

建筑小品、装饰一类,自身有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并对建筑起着必不可少的烘托陪衬的作用,渲染和强化着建筑环境艺术的氛围。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常常出现的是石狮、石人、石弓、石象以及牌楼、石坊、旗杆,还有铭刻、楹联、匾额等,为建筑本体增辉溢彩。而现代建筑艺术,则更多的着眼于整个建筑环境的美化和创造。去过北京香山饭店的人就可以看到,这座由美藉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作品,不仅有别于古代建筑,同五十年代的建筑如和平饭店也不一样。它克服了仅供歇息、用膳的单纯功能之嫌。这座建筑的门厅和被称为“溢香厅”的中央大厅之间,有一片带有圆形“景洞”的景壁,室外还有十八庭景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