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四万心得.docx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四千四万心得

篇一:蒋巷村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赴蒋巷村考察学习心得12月6日,党支部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骨干,参观考察了:全国文

明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并拜访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蒋巷村党委书

记常德盛同志。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考察学习以常德盛同志为代表的蒋巷村党员干部、村

民员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从中体现出来的党员干部的先进

模范带头作用。

走进蒋巷村,风景优美、绿树环绕、绿油油的田野,整洁的别墅群,宽敞气派的工业园,

生机昂然的生态园,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

然大公园。我们先后参观了蒋巷新村—村民的别墅住宅小区、老年公寓、生态种植园、村史

展览馆、民俗馆、村办公楼、蒋巷宾馆等地方,观看了介绍蒋巷村近四十年发展奋斗历程的

资料片。

40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

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粮食产量级底,村民决大多数住的是泥墙草房。

但是,蒋巷人不甘心贫穷、不甘心落后,他们在村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凭着“天不

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不会生根、富不会天生”的信念,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展开了斗争。

他们挖沟渠、填洼地,首先从提高粮食产量入手,很快甩掉了穷帽子。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蒋巷人开始大力发展主体工业、扶持

民营经济、吸引外资、扩大联营,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蒋巷村增加村民收入、增加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投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也得

到了全面地发展。2005年蒋巷村地社会总产值达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45万

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超过2万美元。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760人、辖地只有3平方

公里的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蒋巷村由当初哪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

们深入的思考:

蒋巷村的脱贫至富、快速发展,靠的是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

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的

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这个村的发展,他日夜操

劳,走南闯北,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就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

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参观蒋巷后,我知道了常德胜的“奇”,就在于他“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改”的精神,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常德盛无私奉献,有

所作为,不图名利,一心为民的事迹使所有在场的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先进性教育。大家

认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所有党员都应该在先进性教育

中,对照先进性标准,比较自己和优秀党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发

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蒋巷村之行确实给大家很大感触。参观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

要好好学习常德盛同志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努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执着追求;学习常德盛同志充分发挥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负责精神和情系百姓、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为

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都要在学校

教育教学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篇二:参观蒋巷村心得参观蒋巷村心得5月12日我*组织部分*参观了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学习那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思

40多年前的蒋巷村,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

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村民绝大多数住在泥墙草房里。蒋巷村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凭着“天

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

力,使蒋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在蒋巷村,一排排别墅林立,绿树成荫,全

村像个天然大公园,让人流连忘返。跟随观光车游览,我心里不断在感叹蒋巷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对常书记的钦佩之情也

油然而生。常书记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蒋巷村发展上,四十年如一日,从常书记身上

折射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常书记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共产党员的宗

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就要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计较个

人得失,一心为公,执政为民,不为己谋私利,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做到这些就是一种奉

献。而我们少数村干部缺少这种奉献意识,一切以私利为中心,心中想的是自己而不是群众,

什么有利可图就做什么,心思不在此如何发展村

文档评论(0)

159****3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