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4.docx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高一(下)语文学案教师版

PAGE

PAGE1

部编版《必修》(下)

第五单元“抱负与使命”单元教学学案

【单元导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学习本单元,要通过专题研讨、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要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要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

【单元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作品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积累文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演讲稿、书信的写作,体会运用抒情、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技巧来阐发主张。

3.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分析文章语句特别是长句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表达的力量。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文中展现出的革命伟人和仁人志士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应具有的抱负和将承担的使命。

【学习导引】

篇目

内容提示

知识能力重点

第10课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

马克思在演讲中犀利地指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并分析了其成因,宣告了无产阶级解决社会矛盾、终结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①梳理文章思路,理解结构安排的内在联系,进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②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尤其是修辞句和长句表达的深刻含义和复杂情感,并学会分析复杂长句。

③体会演讲稿写作的目的及为此运用的表达方式,学写演讲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恩格斯在悼词中深情满满地哀悼自己的亲密战友,总结概括了马克思的一生及其为人类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

第11课

谏逐客书

(李斯)

这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疏,从“跨海内、制诸侯”,完成一统天下大业的角度来分析阐明逐客之害,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

①梳理并积累文言知识点。

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观点和写法。

③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学习书信情理结合的写法。

④建议记《谏逐客书》最后一段和《与妻书》的体现作者感情思想的重点语句。

与妻书

(林觉民)

这是烈士林觉民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信中对革命的忠诚与热忱、对妻子的深爱与不舍交相辉映,催人泪下。

单元学习任务

任务一:进一步研读课文,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并写演讲稿。

任务二: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体会文中情感。

任务三:分析并理解长句表达的深刻含义和复杂感情。

单元主题作文:使命与抱负(演讲稿)

怎样写好演讲稿:①根据演讲的场合、对象,确定演讲话题;②主题要明确,选用材料要典型,有针对性和说服力;③思路要清晰,精心安排行文的结构;④要讲究语言技巧,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学习过程】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

一、学习提示:

了解演讲知识,熟悉演说背景。把握文章观点,梳理论述思路。欣赏演说艺术,领悟演讲技巧。

二、学前指引:

1、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悼词是演讲词的一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①开头述其哀(悲痛):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生前的身份和职务。

②主体赞其功(敬仰):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③结尾颂其德(悼念):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寄托哀思,并向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2、背景资料:

①《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1848至1849年,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这一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在这一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崭露头角,同资产阶级并立相争。马克思积极投身革命,辗转时、法国、德国之间,奔走宣传:在巴黎,他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托建立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在德国,和恩格斯一起为同盟中央委员会拟定无产阶级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筹办新莱茵报》并担任总编辑。然而随着各国的革命运动相继失败,反动势力日益猖獗,马克思于1849年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后又被驱逐,流亡到伦敦,在那里长期定居。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高涨,掀起了一场争取工人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到1848年,运动经历三次高潮均被镇压,逐渐衰落。1848年后,以厄·琼斯为首的宪章派左翼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支持下力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9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