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共14篇).doc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共14篇).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9

中考文言文考点

1.《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是部编版教材九下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中国传统历史叙事讲求“实录”,“唯书其事迹”,褒贬之意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寓于字里行间,这种手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本文就是用“春秋笔法”来记述齐鲁两国间的一场战争——“长勺之战”。

【考点整理】

一、长勺之战中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

1.政治上取信于民(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2.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能够把握时机。把握进军时机,在“彼竭我盈”之时进攻,扭转了双方力量的优劣关系;把握反攻时机,在对方“辙乱旗靡”之时追击敌人,善用计谋的同时,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一举击溃敌人。

3.鲁庄公虚心纳谏。

二、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1、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和乡人对比)

2、政治上深谋远虑(“远谋”):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3、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观察敌情,谨慎细心,考虑周全,把握战机,知己知彼。

三、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鲁庄公论“何以战”的三次对话(内容),将其“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人物特点)。第3段论述取胜原因(内容),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人物特点)。这两段文字充分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所以要详写。

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

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能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详略安排的核心作用)

四、文章题目是《曹刿论战》,为什么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1、本文重点突出的人物是曹刿,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突出他的“远谋”。(人物)

2、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对战前准备、分析和战争取胜之道的议论,突出曹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描述不多,所以不用“长勺之战”。(内容)

五、曹刿的劝谏方式及结果如何?

方式:曹刿以发问的形式,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鲁庄公,让他认识到“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劝谏比较委婉含蓄。

结果:鲁庄公广开言路,认真听取了曹刿的正确意见,在他的帮助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交代了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的原因。(情节)

2、为后文写鲁庄公目光短浅做铺垫。(结构)

3、衬托了曹刿的远谋。(人物)

七、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具体分析。

1、将乡人和曹刿对国事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2、将鲁庄公与曹刿在战前、战时、战后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八、如何看待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

①政治见识鄙陋。鲁庄公最初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祈求神灵保佑上。

②军事上轻率,急于求成。战场上未曾谨慎考虑就出击追敌。

③虽资质平庸,但能礼贤下.广开言路。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三问”。

④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谦虚好学。作战中他能够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战后又询问取胜原因。

2.《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部编版教材九下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一篇以劝谏治国为主题的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精彩的谋略议论,整体行文酣畅淋漓、气势磅礴。本文讲述了邹忌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讽谏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考点整理】

1、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

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类比推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委婉劝谏,说服力强,易于齐威王所接受。

2、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邹忌:

理智冷静、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进谏

有勇有谋、深谋远虑、有责任担当,忠君爱国

齐威王:

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有错就改、行动果断、励精图治的明君

3、齐威王的善于“纳谏”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语言上:齐威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一个“善”字表明他虚心纳谏的态度。

②行动上:齐威王果断下令采取措施,凡是能够指出君王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