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所示为王安石变法中的相关内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王安石变法()

法案

内容

青苗法

责成县令,县佐于借贷时亲自与者长户长一道检视,防治“吏缘为奸”

方田均税法

方田官员亲自检验之后,官府还得募人复算,又立方帐、庄帐、甲帖、户帖,防止“隐户漏

税”“产去税存”等弊端

A.限制了商业经济发展 B.加强了三司的财政权

C.与整顿吏治同步进行 D.造成严重的冗官现象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材料“责成县令,县佐于借贷时亲自与者长户长一道检视”、“方田官员亲自检验之后,官府还得募人复算”和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在实行经济措施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对官员的管理,C项正确;材料主要内容是农业上的措施,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三司无关,排除B项;这里的措施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冗官现象,夸大了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1883年美国颁布的《彭德尔顿法案》规定:建立一个由不受党派控制的3人组成的文官委员会,其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个政党,对部分官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对文官进行分类,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等等。此举旨在()

A.打破美国分权制衡机制 B.推进美国文官政治中立制度

C.保障国家政策的连续性 D.稳定党派利益提高文官地位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3年(美国)。材料“两人不得来自同一个政党,对部分官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突出强调了对文官的政党、职业化等方面的要求,凸显了政治中立原则,D项正确;打破美国分权制衡机制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分权制衡机制未被打破,排除A项;当时美国文官制度属于初创期,提高文官地位与时代特征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文官常任原则,无法得出保障国家政策连续的论断,排除C项。故选D项。

3.有学者在论述新中国外交时,认为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该学者旨在强调现代中国()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治理 B.外交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C.多边外交理念趋于成熟 D.外交方针随着世界形势不断变更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表明中国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家事务的治理中,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外交就已经逐渐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外交的具体措施,未涉及多变外交理念,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外交方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变化而转变的,排除D项。故选A项。

4.《墨子·尚同上》提出:“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之以为三公……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这反映出墨子()

A.意图构建分权体制 B.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

C.借鉴儒法两家思想 D.贤能治国的政治理想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墨子认为从天子到三公再到诸侯国君和诸侯国的正长都应该选择贤明的人担任,反映了墨子认为应该让贤人治国的政治理想,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墨子认为从天子到正长都由贤人担任,但没有涉及具体的政体运行,没有涉及分权体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墨子对天子权力大小的认识,不能体现反对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中墨子主张贤能治国,仅据此不能体现其是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