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TS 20-2024 弯道预警系统.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93.080.30

CCSR84

团体标准

T/CTS20—2024

弯道预警系统

Curveroadwarningsystem

2024-2-6发布2024-2-10实施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发布

I

T/CTS20—2024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1

5试验方法 4

6检验规则 6

7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7

附录A(资料性)文字预警信息 9

II

T/CTS2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济南卓伦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路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为华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魔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苏州天瞳威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开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小明、陈子进、赵玉玺、陆宇、李转强、熊远毅、滕云华、王笑笑、陈俊德、刘树青、王秋红、匡正、董良威、孟庆朋、林炳德、章庆。

1

T/CTS20—2024

弯道预警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弯道预警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存贮。本文件适用于弯道预警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414道路交通危险警示灯

GA/T484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GA/T995-2020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弯道预警系统curveroadwarningsystem

设置于弯道两端,实时监测通行车辆、行人,并通过文字、灯光、语音等方式对驶入弯道的车辆进

行预警的系统。

3.2

弯道预警准确率accuracyofcurveroadwarning

系统有效预警次数与实际应预警次数之比。

3.3

预警响应时间detectionandwarningtime

从检测到预警事件到系统发出预警之间的时长。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组成

弯道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一般由路侧设备和应用软件等组成,路侧设备包括车辆检测单元、数据分析单元、预警单元、信息传输单元、联网单元、供电单元等。

4.1.2分类

按照功能,系统可分为Ⅰ类和Ⅱ类,见表1。

表1系统分类

序号

系统功能

Ⅰ类

Ⅱ类

1

检测

2

信息传输

2

T/CTS20—2024

表1系统分类(续)

序号

系统功能

Ⅰ类

Ⅱ类

3

联网

4

风险分析与决策

5

预警

6

交通流量统计分析

7

远程升级

8

设备状态监测

注:“●”表示应具备的功能,“○”表示宜具备的功能。

4.1.3外观

4.1.3.1系统构件应完整、装配牢固、结构稳定,边角圆滑,无飞边、毛刺。

4.1.3.2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完整,无毛刺和尖锐物,无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金属机壳

表面应有防锈、防腐蚀涂镀层,涂镀层不应有气泡、龟裂、脱落等现象。

4.1.3.3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应封装严密,无划痕、气泡,无裸露的接头和

电线。

4.2电气部件

4.2.1电源

系统应使用太阳能供电或AC220V±20%交流供电方式。

4.2.2电气保护装置

4.2.2.1系统应安装独立的具备过载、漏电、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开关。

4.2.2.2系统应安装防雷装置。

4.2.2.3系统应使用快速熔断器来保护内部电路。

4.2.3接地端子

系统应有专门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应与大地有效连接。防雷装置的接地线不能直接与保护接地端子连接,安装时单独接入大地,接地母线采用铜质线,不与强电的零线相接。

4.3功能要求

4.3.1检测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