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性支出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財政投資性支出第一節財政投資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資與經濟發展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和基礎,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投資可以增加社會有效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一方面,投資需要購買資本品(生產資料),投資還需要雇傭工人,總投資中大體有40%會轉化為消費資金,這又會增加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需求效應(2)投資可以增加社會有效供給,形成社會資產,成為經濟增長的物質基礎。—供給效應二、政府投資的特點、範圍和標準1、追求宏觀效益、有能力進行大規模投資和長期投資、注重社會效益2、政府投資的範圍非政府部門不願意投資或沒有能力投資的專案。3、政府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構成年份預算內國內貸款利用外資自籌及其他198128.112.73.855.4198516.020.13.660.319908.719.66.365.419953.020.511.265.320006.420.35.168.220016.719.14.669.620027.019.74.668.720034.620.54.470.520045.718.55.370.520054.618.24.572.7表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構成(%)4、政府(財政)投資的決策標準資本-產出比率最小化資本-勞動比率最大化就業創造標準第二節基礎設施投資狹義上的基礎產業是指社會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樑、通信、水利、城市供水、排水、供氣、供電、供暖等設施;基礎工業主要是指能源工業和基本原材料工業(包括建築材料、鋼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廣義上的基礎產業除了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外,還有農林部門以及提供無形資產和服務的部門的所需的固定資產。一、基礎設施投資的性質(1)基礎設施為不同的生產者提供共同的生產條件,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作為共同生產條件的基礎產業,他不能被單個生產者單獨使用,或被某一個生產者獨自佔領。公用性、非獨占性、不可分性。在一定程度上都說明基礎產業具有非排他性。(2)基礎工業是處於國民經濟上游的生產部門。它對中下游產業的貢獻在於(功能定位)提供原材料,基礎工業不發展,中下游產業會面臨原材料短缺而難以正常發展。同時會引起價格波動,引起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3)基礎產業一般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的投資多、建設週期長。單個企業很難獨立完成專案的建設。非政府部門進入基礎產業一般地講存在著資金上的障礙。二、基礎設施投資與一般投資的關係產出模型圖OKL2KL1KG2KG3D產出線CBQ3Q1AQ2KL3一般產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I1I2I3KG1歐美發達國家:Q1→C→Q2→D→Q3日本、韓國:Q1→A→Q2→B→Q3圖5-1產出模型圖三、基礎設施的提供方式1、政府籌資建設,免費提供(純公益專案,如生態、環保、防洪、城市道路)或收取使用費(澆灌、工程調水供水等)2、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並適當盈利(城市供水、供氣等)3、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如道路等)4、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特定的電廠、電站等)5、BOT私人團體同意提供資金進行建設和經營,並在一定時期內負責設施的維修,然後將這些設施轉讓給政府部門或其他公共機構。第三節財政對三農的投入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一)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改善農村面貌二、財政對“三農”投入的特點(一)“三農”投入的一般特點(二)我國“三農”投入的特殊性第三節財政對農業的投資我國“三農”投入的特殊性1.我國當前農業生產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難以產生滿足自身發展的積累。2.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第三節財政對農業的投資三、國家的“三農”投入政策,財政加大投入力度(一)國家的“三農”投入政策(二)財政採取有效措施,加大“三農”投入力度第三節財政對農業的投資“十五”以來,財政加大對“三農”投入的主要措施:1.深化以稅費改革為中心的農村綜合改革。2.從2004年起,調整糧食風險基金使用

文档评论(0)

爱遛弯的张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