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docVIP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第三课

注意点: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自读、自评文中的精彩描写,感受大师的风采和人格魅力,领悟文章简练而生动传神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梁启超的资料和相关知识,;

(2)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运用诵读、评点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旁注评点的阅读方法,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

格特征。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三处韵文,体察任公先生演讲中表现出的情感,从而感知其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旁注评点、交流借鉴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旁注评点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认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书籍或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梁启超的资料,了解他涉及到的事件,以及相关文学作品。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查找《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资料。

戌、叱咤、莅临、迥异、箜篌、酣畅、蓟北

4.初读感知,走近大师

通读全文,请学生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提问:作为学生,梁实秋对梁任公先生的总体评价是什么?找出来。

教师总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

5.研究示例,讲授方法,能力提高

作者梁实秋有幸聆听到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并作出了“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评价,而我们只能依靠这篇文章遥想梁任公先生的风采了。请同学们看“研讨与练习”一示例的作旁注的阅读方法,就从文中的一两句话看出了先生某一方面的性格和修养,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来阅读文章呢?

让学生看示例,并拓展延伸评点的阅读方法

(1)选取细节———写了什么

(2)运用方法———如何写的

(3)内涵挖掘及作用评价———写的怎么样

(4)简洁表达

然后继续引导:写人写事有很方面,肖像、语言、动作、神情等,有正面也有侧面。

教师范例:“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把梁任公先生与其他莅校讲话的“显宦”、“人物”人作对比,从侧面突出了他的演讲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间接说明了他的演讲给学生们带来的感动以及他的文采。

然后请学生模仿示例,参考评点阅读的方法,再次阅读文章,选取自己比较喜欢或者觉得写得特别好的几处文字进行旁注。

(大约用10分钟,期间教师在教室内巡回查看并做指导)

6.展示交流,借鉴补充,教师点拨

由教师引导,按照段落顺序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旁注评点的成果。有的学生可能有补充意见,有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教师要注意鼓励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总结。

这一环节,重在彰显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自主运用旁注法阅读课文,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教师的引导重在纠偏拨误,了解旁注要求。

明确:

第一段:侧面描写

第二段:办事认真,书法好

第三段:外貌、风采

第四段:开场白,幽默,语言特点

第五段:讲古诗《箜篌引》,学生可能不理解,也不明白为何作者会有“哀从中来”的感受。此时教师点拨,让学生将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有关这首诗的资料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课文中所引《箜篌引》,最早见于东汉时蔡邕的《琴操》。其中,《箜篌引》产生的背景有较完整的记述:

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通“櫂”,意为“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则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

从记述中我们不难想象,这位“白首狂夫”怀揣了一份怎样急不可耐的人生目标,竟然促迫他在天色刚亮时就冲出家门,一路狂奔,竟快到跟在其身后的妻子都无法赶上,且涉险蹈死而不顾、堕河而死而后止呢?

《箜篌引》中的这位执意要渡过滔滔黄河而竟不听规劝,终于献出生命的悲剧英雄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理想等意蕴,隐含了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倾向与立场。他就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

文档评论(0)

175****4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