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如何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docx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如何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何为“虚拟论敌”?

“虚拟论敌”这一概念来源于统编版“逻辑的力量”单元。引入“虚拟论敌”这一训练内容就是倒逼我们不得不对眼前这些看似稀松平常、顺理成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再思考,对自己所写的内容给出合理的解释,甚至需要与自我对话,推翻最初的观点,产生思辨性的内容等。

简而言之,“虚拟论敌”就是我们在构思、写作过程中想象出来的一个驳论者,它可能会从三个方面质疑我们的写作: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

(1)驳论点——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

(2)驳论据——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

(3)驳论证——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二、提供方法,虚拟论敌

(一)反驳论题

反驳论题:论证对方论题的虚假性。可以是直接反驳,也可以是间接反驳。

1.直接反驳论题:根据真实的论据,直接推出对方论题的虚假。

【示例】鲁迅《“友邦惊诧”论》,对国民党政府“友邦人士,惊诧莫名”的观点进行反驳——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分析】文中列举一系列事实,直接反驳了“友邦人士,惊诧莫名”的观点,揭露了所谓“友邦人士”的丑恶嘴脸。

2.间接反驳论题——有反证法和归谬法两种。

(1)反证法:不直接反驳对方论题,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为真,根据矛盾律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

【示例】有一篇文章,反驳“年轻人不能办大事”的观点,作者是这样写的——有人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可是事实证明,世界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在年轻时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牛顿,22岁就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桑纳·马林(女),29岁被选入国家议会,34岁就担任了芬兰总理。谁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呢?

【分析】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有反对关系的判断“世界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在年轻时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真,从而确定对方论题“年轻人不能办大事”是虚假的。

(2)归谬法:不直接反驳对方论题,先假定对方论题是真的,由此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这种反驳的方法,又叫引申论证。

【示例】鲁迅先生的杂文中有不少运用归谬法反驳敌论的范例。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反驳“作品越高,知音越少”的观点,他说:“倘若说,作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了。”

【分析】结论“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是由对方观点“作品越高,知音越少”推论出来的,显然是荒谬的。

【示例】俄国哲学家赫尔岑受邀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厌烦,他用手捂住耳朵。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乐曲。”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主人听了很吃惊,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分析】由对方观点“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推出“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二)反驳论据

反驳论据:确定对方所引用的论据是虚假的,不能用来论证它的论题。

【示例】林肯在当总统前曾经当过律师。一名被告被指控谋财害命,已判定有罪。林肯以律师的身份为被告辩护。复审时,原告的证人首先作证词,他发誓:事发那天晚上11点钟,亲眼看到被告开枪打死被害人;自己在草堆后面,被告在西边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当时月光很明亮,而且正照在被告脸上,所以看得很清楚。根据证词,法庭将会判被告有罪。林肯从反驳证据(即论据)入手,指出证人的一口咬定,当晚11点钟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是谎言。因为那天是上弦月,11点时月亮已经下山,哪里会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证人记错时间,当时月亮还没下山,但那时月光应该是从西边向东边照射;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面向草堆,脸上是不可能照到月光的,证人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以外的草堆旁,看清被告的脸呢?证人捏造的论据被戳穿了,法庭则宣布被告无罪。

【分析】这是通过反驳对方论据而驳倒对方论题的典型案例。林肯也因此享誉全美国。

(三)反驳论证方式

反驳论证方式:通过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来证明对方论题的虚假——或证明对方论题和论据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或揭示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自相矛盾;或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偷换论题、偷换概念等。

【示例】有一篇题为《“机遇出人才”吗?》的文章,运用了这种反驳的形式——

人类数千年文明史,涌现许多卓越人物。不可否认,除了本身具有超凡素质外,不少人得到了令人艳羡的机遇。没有机遇,丘吉尔也许只是皇家军事学院一名平庸的毕业生;达尔文在父母强迫下,大概早就成了一名未必称职的神甫;欧?亨利可能始终是一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