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中医内科(1)ppt.pptx

颤证中医内科(1)ppt.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20xx-03-28颤证中医内科

目录颤证概述颤证辨证论治颤证针灸治疗颤证推拿按摩治疗颤证饮食调养颤证预防与康复

01颤证概述

颤证是一种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定义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临床表现定义与临床表现

情志过极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忧郁恼怒等情志因素,可导致肝气郁结、化火生风,引发颤证。年老体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虚弱症状逐渐显现,导致颤证的发生。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阻滞经络,也可导致颤证。基本病机颤证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肝肾阴虚是颤证发生的根本原因,气血不足、痰浊血瘀等是颤证发生的重要条件。劳逸失当过度劳累或安逸少动,均可损伤气血,使筋脉失养而发生颤证。发病原因及机制

0102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等。小脑病变的姿位性震颤指小脑及其传出通路病变所导致的震颤,主要发生在运动肢体接近目标时,为不自主、有节律性、幅度较大的震颤。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震颤。030405西医相关疾病介绍

02颤证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型头目昏花,腰膝酸软,肢体震颤不止,舌红少苔,脉细数。气血不足型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肢体颤动,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痰热动风型形体肥胖,胸脘痞闷,头晕目眩,肢体麻木,震颤不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分型及特点

治疗原则与方法滋补肝肾,育阴熄风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颤证。治宜滋补肝肾之阴,以熄内风。常用药物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益气养血,熄风通络适用于气血不足型颤证。治宜益气养血,熄风通络。常用药物如黄芪、当归、白芍、天麻等。清热化痰,熄风止颤适用于痰热动风型颤证。治宜清热化痰,熄风止颤。常用药物如黄连、黄芩、竹茹、天竺黄等。

常用中药方剂介绍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颤证。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动风型颤证。具有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型颤证。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适用于痰浊阻滞型颤证。具有燥湿祛痰,行气开郁的功效。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导痰汤

03颤证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颤证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目的。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颤动的肢体恢复正常。同时,针灸还可以改善ju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颤动症状。针灸治疗原理及作用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理

常用穴位前顶、悬颅、风池、风府、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根据患者病情,还可加减配穴,如肝肾不足加肾俞、肝俞、太溪;气血亏虚加气海、血海、太白;痰热动风加丰隆、脾俞、中脘等。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所需针刺穴位。医生用毫针刺入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在留针期间,可间隔10分钟行针1次,以加强刺激。常用穴位与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前,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事项对于有出血性疾病、皮肤感染、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患者,以及孕妇、月经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禁用或慎用针灸治疗。此外,对于过度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的患者,也不宜立即进行针灸治疗。禁忌症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04颤证推拿按摩治疗

原理推拿按摩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通过手法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以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达到治疗颤证的目的。作用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颤证患者的肢体颤抖、拘急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拿按摩原理及作用

常用手法与操作步骤常用手法包括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针对颤证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组合应用。操作步骤先以轻柔的手法放松患者肌肉,再逐渐加强刺激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手法和刺激强度。

推拿按摩时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温度适宜。患者宜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过饥过饱。施术者应态度和蔼,手法熟练,避免过度刺激患者。注意事项对于急性感染、高热、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患者,以及皮肤破损、出血倾向等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推拿按

文档评论(0)

繁华专业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繁华专业文档,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