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基础第一章-22.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造型基础历泉恩唐青主编造型基础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绘画的奥秘第三章绘画基本技能第四章光与影第五章透视第六章从基本形开始第七章素描静物写生第八章画风景第九章美的表现二一三四五六七八九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绘画与设计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探索第*节节名称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充分理解绘画与设计的关系,明确学习绘画基础的重要性,打好思想基础。学习重点绘画对设计的作用。第*节节名称绘画是人类的文字之母。早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在岩壁上涂鸦记录他们的生活,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第*节节名称在法国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见图1-1至图1-4)。第*节节名称第一节绘画与设计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与发展设计是伴随着人类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并进行生产、生活、劳动开始的,这就是设计萌芽的诞生。(见图1-5至1-8)第*节节名称第*节节名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代艺术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和细部,甚至背景,把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越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见图1-9、图1-10)。第*节节名称第*节节名称二、绘画与设计的不同点绘画与设计虽然同属创造性活动,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使命。设计与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依赖商品。绘画具有被观赏的特征,反映的是思想意识、精神生活、情感宣泄和美感体现等,因此,绘画是非商品化的(商业绘画除外),是非物质、非功利、非实用主义的。第*节节名称为了表现出作品的生命力,他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在技能、材质与工具的应用上随心所欲,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作品能不能被人理解、欣赏、接纳或认可(见图1-11至图1-13)。第*节节名称第*节节名称三、绘画与设计的契合点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应具备必要的绘画知识,才能表达各类形态的造型,并能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抽象表现能力、对形态的审美能力等,这就意味着素描教学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的绘画是从基础素描开始的,随后再通过设计素描、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等课程的学习进行绘画的进一步训练。第*节节名称在设计实践中,更是离不开绘画,如果一个从事设计的人不懂得绘画,那是寸步难行。(见图1-14至图1-17)。第*节节名称第*节节名称第二节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探索我们承认绘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功夫”因素,但这只是浅层意义上的表象。在一定的“功夫”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绘画作为造型艺术,是表达人们思维和情感的最直接、最直观、最本能的表达方式;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作为造型艺术,绘画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是视觉方式的改变,从而引起绘画及诸多艺术形式的种种变化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第*节节名称在教学进程上,我们分四个阶段进行:一、概括性表现·直觉感悟这个阶段是每学期课程的最初阶段。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面对对象(静物、人像、人体、风景)时,对于对象最直观感悟的体验和迅速把握全局的能力。第*节节名称二、再现性描绘·理性分析我们认为对于物象认真、理性的分析是准确表达自我感受的前提。因此,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解剖、结构、色彩等理论知识对于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画面构图做重构的实验,对物象进行再现性写实描绘。这个阶段主要强调让学生深入地刻画对象,局部深入,体会精微之妙处,深入细致的刻画使画面效果有了保证,学生也有兴趣去改变画面构图,重新将物象取舍,组成画面。(见图1-18至图1-20)。第一章绪论

文档评论(0)

医药前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医药相关文档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