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5月模拟考试学科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5月模拟考试学科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

5月模拟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晋国可能孕育荀子式“隆礼重法”思想

B.齐国采多家思想,有利于治下群众全面发展

C.儒家鲁、齐、晋、卫等国发展存在历史必然

D.墨家、道家思想在楚国的共存关系可以用邹衍“相生相胜”理论描述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儒家思想之所以在齐鲁等地发展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是姬姓诸侯国,注重礼仪文化强调周礼,因此强调恢复周礼的儒家思想在这些诸侯国发展存在必然性,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荀子式“隆礼重法”的思想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晋国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排除A项;有利于治下群众全面发展说法错误,排除B项;墨家、道家思想并非相生相胜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金观涛、刘青峰认为,中国自建立大一统帝国后的社会结构能延续两千年之久是稳定的郡县制度和官僚政治的政治系统、地主经济的经济系统和儒家正统思想的意识形态系统三者耦合的结果。据此,下列阐发恰当的是()

A.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两个动乱时期可归为“亚稳定”时期,一体化修复最终实现

B.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证明了这一理论存在问题

C.商帮“贾而好儒”、修建牌坊与书院属于维护这一社会结构的历史行为

D.这一系统可归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典型系统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学者认为中国自建立大一统帝国后的社会结构能延续两千年之久是稳定的郡县制度和官僚政治的政治系统、地主经济的经济系统和儒家正统思想的意识形态系统三者耦合的结果,由此可知政治、经济、思想推动中国大一统帝国的社会结构的稳定,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时期的发展没有体现三者合一,排除A项;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迁不符合这一理论,排除B项;这一系统可归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典型系统与材料主旨相差甚远,排除D项。故选C项。

3.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重要标准 D.佐证了相权对皇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项;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项;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4.唐中期,大臣刘晏改革盐法,在产盐区设官负责收盐户所煮之盐转卖给商人,对盐商则“纵其所之”。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区,如盐商不至则官府把盐减价卖给百姓。这不能反映()

A.秦朝以来的“盐铁官营”政策弱化 B.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安史之乱推动经济方针转向 D.唐太宗“仁政”理念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期(中国)。材料刘晏改革盐法的措施对盐商则“纵其所之”,说明政府对“盐铁官营”有所加强,A项不能反映材料,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抑商政策有所松动,能体现材料内容,排除B项;刘晏改革盐法是在760年,正是安史之乱时期,C项可以反映了材料的内容,排除C项;据材料“如盐商不至则官府把盐减价卖给百姓”体现了唐太宗“仁政”理念影响深远,排除D项。故选A项。

5.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很明显的给出“主要”二字,说明本题只针对最重要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