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2.[2023·山东滨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同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同,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B.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
C.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D.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3.[2023·江苏南京高二期中]北宋宋仁宗统治的四十二年中,先后出现了二十多名宰相,其中不乏吕夷简、文彦博、韩琦、富弼这些历史名臣。在唐宋八大家里,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都是这时走上仕途、入朝为官的。大臣中还有范仲淹和包拯这类一流人物。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政治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B.社会控制相对宽松
C.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
D.文化成就臻于顶峰
4.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5.唐代科举考试试卷不密封,主考官决定是否录取时,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举子平时所作诗文卷轴向礼部交纳的“纳省卷”,在社会、政治、文坛上都有地位的人向主考官推荐的“通榜”等。唐代科举的这一录取原则()
A.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B.加强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C.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D.利于对参考考生全面考察
6.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由此可见()
A.明朝的科举制走向衰落
B.明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分卷制度相对公平合理
D.录取比例反映经济水平
7.下图为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明代巡按制度()
A.巡按御史获得独立监察权
B.确保了对官员的有效监督
C.以服务于皇权为主要目的
D.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8.唐代考课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对行政才能的考察。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
A.奖惩结合配合科举制度的发展
B.德、才、勤、绩综合考察
C.加强专制集权维护大一统国家
D.儒法思想结合占主导地位
9.据《明史》等资料统计,明代209名监察御史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出身者29人。而非进士出身者中,举人又占了多数。这反映出明代监察官员()
A.文化素养较高 B.选拔标准降低
C.出身分布失衡 D.道德水平提升
10.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 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11.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的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12.都察院是明代中央监察核心机构,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视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这说明,明代的监察体系()
A.有意降低了都察院的作用 B.有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了地方行政运行效率 D.造成了中央监察力度不足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汉时期,中央设御史大夫,下设两丞,御史丞和中丞。御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其“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御史大夫每朝会则“举不如仪者”,并与侍御史、监察御史察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docx
-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docx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13、14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 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
- 民国前期(1912—1928年)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 专题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 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
- 中国政治制度 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
-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辽宋夏金元:民族并立与元朝统一 专题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明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专题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最近下载
-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docx VIP
-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版).doc VIP
- 04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建筑工程 图集 conv.docx VIP
- (最新)24年秋统编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精品课件).pptx VIP
- 学校党建工作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通用4篇).docx VIP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六级Sports-Day-课件.pptx VIP
- 宾语从句巩固练习.doc VIP
- 2025年新高考全国II卷海南卷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pdf VIP
- 3-8岁儿童阅读能力评估.docx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s1-8短语归纳.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