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教学课件.pptx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

知识点8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材知识萃取

教材素材变式多维变式,夯基础

教材素材变式1下列关于设计制作生态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缸中的生物需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且比例适宜B.生态缸的材料是透明的,以保证能量的供应C.生态缸内的多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D.应定时向生态缸内通气,以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答案1.D生态缸内生态系统基本成分必须齐全,要使生态缸内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A正确。生态缸的材料是透明的,以便为生产者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同时便于观察,B正确。生态缸中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些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C正确。该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以防止外来生物和非生物的干扰,生态缸内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不需要定时向生态缸内通气,D错误。

教材素材变式2某江南水乡小城,当地百姓几百年来都是在河流上游淘米洗菜,在下游洗澡洗衣,河水的水质一直保持良好。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水质恶化。20世纪90年代,当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污水排放,但水质仍然较差。该事例不能说明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C.污水过度排放使该河流的稳定性急剧下降D.干扰程度会影响生态系统恢复的时间与速度答案2.B由题意“当地百姓几百年来都是在河流上游淘米洗菜,在下游洗澡洗衣,河水的水质一直保持良好”,说明河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之后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水质恶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A不符合题意。该事例未体现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B符合题意。当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污水排放,但水质仍然较差,说明之前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这一干扰的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恢复原状的难度变大,即干扰程度越强,生态系统恢复原状的时间越长,速度越慢,C、D不符合题意。

教材素材变式3桉树林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林。在某地人工桉树林中,乔木层桉树迅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致使人工桉树林中许多物种灭绝。后来当地制定了“退桉还林”政策以改善这一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组成和优势物种是区分人工林和自然林群落的主要依据B.人工桉树林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C.实施“退桉还林”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升高D.人工桉树林被砍伐后的恢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答案3.D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故物种组成和优势物种是区分人工林和自然林群落的主要依据,A正确。该地人工桉树林中,桉树迅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致使人工桉树林中许多物种灭绝,说明人工桉树林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B正确。人工桉树林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生态功能减弱,实施“退桉还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食物网变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升高,C正确。“退桉还林”时,人工桉树林被砍伐后的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教材素材变式

教材素材变式4紫茎泽兰原分布于中美洲,传入我国后疯长蔓延,对当地林木、牧草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群落对紫茎泽兰的抑制作用,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紫茎泽兰会导致当地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B.可以利用样方法调查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C.林下光照强度越高,对紫茎泽兰的抑制率越高D.与针叶林相比,阔叶混交林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答案4.C紫茎泽兰传入我国后,对当地林木、牧草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进而导致当地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调查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阔叶混交林对紫茎泽兰的抑制作用最强,但其下光照强度不一定最高,C错误。与针叶林相比,阔叶混交林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强,D正确。林地类型空旷地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紫茎泽兰数量/(株·m2)218117290抑制率%-46.299.295.8100

知识点8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材知识萃取

教材素材变式多维变式,夯基础

教材素材变式1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是当今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引起大范围雾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室气体和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C.雾霾天气和温室效应的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