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文本—《地理标志产品 靖安白茶》.doc

标准文本—《地理标志产品 靖安白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地

DB36

方标准

DB36/T712-2024代替DB36/T712-2018

地理标志产品靖安白茶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ofJinganbaicha

2024-XX-XX发布

2025-XX-XX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6/T712-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2

5要求 2

6试验方法 5

7检验规则 6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靖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

II

DB36/T7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DB36/T712-2018《地理标志产品靖安白茶》。

本文件与DB36/T712-201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删除了原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删除了原标准8.2中JJF1070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的规定。

——删除了原标准5.8中理化指标要求粗纤维项,增加了茶多酚检测项,并对水分和总灰分进行了修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处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克彪、舒卫才、袁爱子、付耀平、李霞。

本标准所代替历次发布版本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36/T712-2013,2018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1

DB36/T712-2024

地理标志产品靖安白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靖安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靖安白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茶取样

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8313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8314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GB/T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30375茶叶贮存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第70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靖安白茶

采摘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符合要求的白化茶树品种的新梢,经摊青、杀青、做形和烘干工序加工而成的绿茶。

2

DB36/T712-2024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靖安白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罗湾乡、璪都镇、三爪仑乡、宝峰镇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要求

5.1种植环境

产地范围内海拔大于等于400m的山地。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紫色土以及冲积土,土壤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土层厚度大于等于50cm,地下水位小于1m,pH值4.5~6.5,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1%。

5.2品种

经自然驯化,从当地群体白化茶品种中选育,进行无性繁育和栽培的白化茶良种。

5.3栽培技术

5.3.1定植

5.3.1.1时间

春季定植:2月中旬~3月上旬;秋季定植:10月下旬~11月下旬。

5.3.1.2密度

单条植:行距150cm,株距30cm,每穴茶苗2株,每公顷苗数4.5万株。

5.3.1.3底肥

按茶行开种植沟,深6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底肥,每公顷施厩肥或青草等有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