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17.180.30CCSN3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232—XXXX代替JB/T8232-1999
自准直仪
Autocollimetors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I
JB/T8232—XXXX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类型 1
5基本参数 1
6技术要求 2
6.2寻像器的寻像性能 3
6.3电气安全性能 3
6.4仪器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3
6.5运输贮存基本环境试验 4
7试验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试验条件 4
7.21级数字式自准直仪的示值最大误差 4
7.32级数字式自准直仪和光电自准直仪的示值最大误差 6
7.4光学自准直仪测微鼓轮一周内的示值最大误差 8
7.5光学自准直仪全部测量范围内的示值最大误差 10
7.6含有回程误差的测微鼓轮示值重复性 13
7.7数字式自准直仪示值重复性 13
7.8数字式和光电自准直仪工作2h内的示值漂移 13
7.9光电自准直仪瞄准时由于调节灵敏度所引起的电表指零变化 14
7.10在最大工作距离测量条件下的测量范围 14
7.11自准直光束的平行性对示值的影响 14
7.12基座圆形水准器的正确性 14
7.13读数系统测量方向的偏差 15
7.14视轴对仪器底面的平行度 15
7.15带座反射镜反射面的面形偏差 15
7.16带座反射镜反射面与镜座的垂直度 15
7.17五棱镜光轴偏转角90°的偏差 16
7.18寻像器的寻像性能 16
7.19电气安全性能试验 16
7.20仪器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18
7.21运输环境试验 18
8检验规则 18
8.1检验分类 18
8.2出厂检验(即交货检验) 18
II
JB/T8232—XXXX
8.3型式检验 18
9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9
9.1标志 19
9.2包装 19
9.3运输 19
9.4贮存 19
附录A(资料性)专用光栏板 20
III
JB/T8232—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JB/T8232-1999《自准直仪》。
本文件与JB/T8232-199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增加了“类型”一章。其中增加了“数字式自准直仪”、“双轴自准直仪”和“以mm/m为示值单位的自准直仪”等类型,并将自准直仪划分为1、2、3级(见第4章);并在以后各章中,增加了新增类型仪器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4、5、6章);
——删除了基本参数中的“平面反射镜反射面的有效孔径”(见1999年版的表1序4);——将“分格值”更改为“分度值”(见表1序1,1999年版的表1序1);
——删除了“仪器目镜的视度调节范围”要求(见1999年版的表2序4);
——删除了“视轴对仪器基座底平面的平行度”要求(见1999年版的表2序9);——删除了“光电瞄准和目视瞄准的符合性”要求(见1999年版的表2序12);
——删除了“光电瞄准时,指示表指针偏转的对称度”要求(见1999年版的表2序13);——删除了“光电瞄准的灵敏度”要求(见1999年版的表2序15);
——删除了直角铁和正方铁形状误差的要求(见1999年版的表2序21);
——将“仪器的准确度”(见1999年版的表2序1),更改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见表2序1),其技术指标也做了相应更改;
——将“平面反射镜放在仪器最大工作距离时,仪器的工作范围”(见1999年版的表2序2),更改为“在最大工作距离测量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