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癌病诊断专家共识.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膜癌病诊断专家共识;脑膜癌病(MC),又称癌性脑膜炎(NM),泛指各种恶性肿瘤转移至软脑脊膜与蛛网膜下而引起的疾病;狭义的脑膜癌病是指恶性上皮源肿瘤(癌症)的软脑膜转移。;(一)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多呈亚急性或者急性起病。;(二)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一般性检查

颅压升高最常见(200mmH2O,1mmH2O=0.0098kPa),多数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升高或者正常,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含量降低。

2.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推荐将脑脊液细胞学作为诊断脑膜癌病首选方法。脑脊液细胞学主要采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或者自然沉淀法收集细胞,经迈-格-姬(MGG)方法染色。;细胞形态学特征是判断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肿瘤细胞的特点包括:

(1)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变或不规则;

(2)肿瘤细胞核大,胞质少;

(3)核形态多变,有分叶,芽痕畸形怪状等恶性征象;

(4)染色质增多,颗粒粗糙、嗜碱性,着色呈蓝色或深蓝色;

(5)核分裂活跃,有异常有丝分裂,不对称,有的呈丝状分裂;

(6)胞质有色素颗粒,大的特殊空泡形成;;(7)核仁明显,呈多形性,占染色质大部分;

(8)核膜增厚,边缘有据齿状压痕和磨损,有近似裸核细胞;

(9)细胞与细胞间关系,排列不整,呈簇出现,细胞和细胞核大小不一。

因肿瘤细胞的来源不同,每种肿瘤细胞还具备其各自的特征,例如肺癌、乳腺癌、胃癌、黑色素瘤、腮腺癌、卵巢癌、胰腺癌、鼻咽癌等。脑脊液细胞学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有利于基层医院的开展。;(三)脑脊液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为脑膜癌病的细胞学诊断提供了关键证据。常用肿瘤标记物如下表所示。;(四)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适用于对癌瘤细胞的辨认及其胞质活力状态的判断。阳性细胞细胞核发亮绿色荧光,核仁和胞质RNA发橘黄-橘红色荧光。

(五)脑脊液基因检测

液体活检因其快速、精准,正在成为分子水平诊断脑膜癌病的方法之一。对脑脊液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二代测序,可检测到肿瘤细胞特征性的基因序列。脑脊液ctDNA检测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手???之一,有助于脑脊液细胞学与影像学阴性的脑膜癌病患者的诊断。;(六)神经影像学

增强核磁共振是影像学诊断脑膜癌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表现包括:

(1)软脑(脊)膜弥漫性或者多发性增厚伴强化;

(2)软脑(脊)膜局部结节状强化;

(3)多发颅神经根和(或)多发脊神经根增粗伴强化;

(4)脑积水;

(5)也可以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和脑梗死等的影像学改变。

颅内感染性疾病、结节病、自发性低颅压、头颅外伤、颅脑手术等疾病的患者行头颅磁共振增强检查时,也可能出现脑膜的线型强化。;脑膜癌病的诊断条件包括以下5条:

1.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个或者多个临床症状或体征

(1)脑部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视乳头水肿。

(2)颅神经受累:复视;听力下降;视力下降;面神经麻痹等。

(3)脊髓症状:截瘫,二便障碍,神经根痛等。

2.辅助检查:具有以下一个或者多个辅助检查发现

(1)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增高,糖减低。

(2)影像学:脑膜增厚或软脑膜线形或条索样强化。

(3)脑脊液中存在ctDNA。;3.恶性肿瘤病史(5年以内);或者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发现系统性肿瘤。

4.确诊实验

脑脊液细胞学肿瘤细胞阳性;或者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目标细胞的肿瘤标记物阳性。

5.合理排除其他诊断

确诊的脑膜癌病需要同时满足以上5个条件。如果确诊试验阴性,仅满足1、2、3与5,建议诊断为可能的脑膜癌病。

文档评论(0)

z138749810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