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代汝窑瓷器特征与鉴定方法.docx

北宋代汝窑瓷器特征与鉴定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宋代汝窑瓷器特征与鉴定方法

1、宋代汝窑瓷器型特征:总体来说,宋代汝窑瓷器具有器型少,形体小、造型古朴的特点。汝瓷受浙江越窑的影响,盘、洗、盏托的圈足多外圈,这在其他瓷窑比较少见。由于是宫廷用瓷,在器物造型方面要适应宫廷的需要,因而汝瓷的设计多古朴文雅。

2、宋代汝窑瓷器胎体特征:传世宋代汝窑瓷器的胎体有三个特点,第一点是轻薄,其次点胎色为香灰色,胎骨轻薄,胎质看色粗松实则

细密。汝瓷胎色呈浅灰、灰白,因其色调与香燃烧之后形成的香灰相像,因而俗称“香灰胎”。第三点是汝瓷胎质细腻滋润,坚致严密,被誉为“铜骨”。另外,接触过传世汝瓷的人常有“扣声如磬”的形容,这在肯定程度上也说明白汝瓷胎的轻薄与致密。

3、宋代汝窑瓷器釉色特征: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本钱,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严峻,纯洁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看,可见到釉下寥假设晨星的稀疏

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高雅、色泽滋润纯粹、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贵重。

4、宋代汝窑瓷器烧造特征: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承受满釉支烧,为了避开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掌握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奇特的装饰,而且掌握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

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局部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构造朝肯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浅谈张公巷汝窑:

张公巷窑的烧造工艺来源于宝丰凉快寺汝窑。明《格古要论》记载:“官窑……色好者与汝窑相类。”张公巷窑获得的大量瓷器标本,从整体上看不及汝窑,但确实有色好者与汝窑接近,所以初步认为张公巷窑极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的北宋官窑。同时,也不排解张公巷窑是金代或元代仿汝的可能性。张公巷窑烧制的产品制作讲究,质量上乘,明显不是一般的民间用瓷,它的性质是官窑。

一般认为张公巷窑烧造青瓷的年月大致可以确定在北宋末至元代初年。张公巷窑烧制的产品独特,制作讲究,古朴雅致,质量上乘,明显不是一般的民间用瓷,它的性质应属官窑。在2023年5月召开的汝州张公巷窑址考古觉察专家研讨会上,不少中外陶瓷学者认为该

窑址就是查找已久的北宋官窑。2023年5月张公巷汝瓷官窑遗址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

汝窑与张公巷窑的主要区分

1、汝瓷釉色为纯粹的天青色,而张公巷窑釉色浅淡,釉面玻璃质感强,手触有光滑感!

凉快寺汝窑多边洗微观

2、汝瓷开片有冰裂纹和鱼鳞状两种,而张公巷窑开片较汝窑细碎、显着!

3、汝瓷胎体呈香灰色,而张公巷窑胎体较薄,胎色泛白,一般作灰白色!

凉快寺汝窑盘微观图

4、汝瓷支烧器物以外裹足为主,支钉瘦长如芝麻状,支钉数量绝多为单数3或5枚,而张公巷窑多为平直圈足,外裹足较少,支钉呈圆形的小米粒状,支钉数量从3、4枚到5、6枚,单数、双数均有!

张公巷汝窑纸槌瓶

5、张公巷窑中的盘口细颈瓶、鹅颈鼓腹瓶、堆塑莲纹熏炉、套盒、盏托等不少器型,与汝瓷同类器均有肯定的差异,而花口折腹圈足盘、花口板沿平底盘、椭圆形圈足洗和四方平底盘等器型,则为汝窑所不

见。

凉快寺汝窑特征:

宝丰凉快寺汝瓷的特点

1、凉快寺汝瓷的釉色以天青、粉青、灰青为主,月白、天蓝、葱绿等其他釉色相对较少。釉内含氧化钴矿物料瓷器比较少。釉色比较温润、纯洁。

2、釉层内气泡少“寥假设星辰”。

3、施釉比较均匀,釉层稍薄,器物集釉相比照较少。

4、凉快寺有宋代汝瓷的各种器型,但很少有梅瓶、大盘、大盆、佛像、龙型和龙纹的瓷器。凉快寺的汝瓷器型不是太精细和不太法规工整。

5、凉快寺的制瓷模制工艺相对少,瓷器的胎体相对厚。

6、凉快寺汝瓷胎土灰白、浅灰、土黄色。烧造温度在 1150—

1200摄氏度之间,由于温度低,瓷器胎体呈现半瓷半陶的状态,胎泥加工不精细,胎质疏松,里面有不少大小的气孔,吸水率高,瓷器相

比照手感较轻,敲击有木呐的声音。

凉快寺汝窑盘

7、凉快寺汝瓷有支钉和垫圈烧造,没有觉察长条形支钉。支钉烧

造的留下的支

文档评论(0)

180****17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