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原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原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我们能从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起领导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作者简介

扫清障碍瞭望缅怀探察探讨检讨彷徨激变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知所措pánɡhuánɡliàomiǎnjītànchátǎojiǎngéwùxiùcuò

学习任务一:把握演讲内容

明确观点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速读课文,参照示例,用短语加以概括。示例:实验的精神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领悟观点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领悟观点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学习任务一把握演讲内容默读课文,圈划直接表达演讲者观点的关键语句,补全思维导图。向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介绍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提出现代学术的基础是有实验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的现状思路清晰,层层推进

第6段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提出观点第7段为什么实验精神重要新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获得第8、9段实验到底该怎样做一要积极探测;二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和适当的目标第10段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二:学习演讲技巧

演讲词要怎样才能吸引听众呢?细读课文,请试着

语言严谨准确“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语言严谨准确“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中“大都”“往往”有何表达效果?“大都”“往往”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且念功课成绩很好,但在研究工作中不知所措。但并非全体中国学生都是如此。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严谨。

善用多种论证方法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引用论证

善用多种论证方法1.借王阳明“格”竹苦思,结果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2.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3.借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时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现状。4.借作者的亲身体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以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举例论证

善用多种论证方法将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对比论证

技巧小结语言严谨准确A善用多种论证方法B内容具有层递性C

学习任务三:撰写演讲稿

·有了前人的经验,我们来用自己的思考描绘自己的生活。假如你回到了小学母校,校长希望你给六年级学生做一次题为“我的梦想”的演讲,你准备怎么讲呢?试着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学习任务三:模拟演讲

评价角度要求熟悉度脱稿完成,流利地进行模拟演讲情感符合演讲词的思想情感,声情并茂声音声音响亮,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变换语气、语调眼神与听众有眼神交流,自然不游离手势随着情感表达的需要,自然摆动仪态精神饱满,仪表大方,站姿自然沉稳总分评价量化表

感谢倾听!初中语文匠制作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